5月7日《安徽日报》一版 六安五百里茶谷助推绿色发展

  安徽日报讯(记者 张大鹏)5月的大别山,满眼翠绿,500里六安茶谷,就蜿蜒在这如画的青山绿水中。3年来,六安茶谷建设围绕“生态增绿、旅游添景、农民增收”目标,累计实施项目300多个,投资近60亿元,已成为六安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

  2014年5月,六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整体规划部署,将六安茶谷建设作为推进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大别山生态秀美,六安茶文化厚重,六安茶谷,就是以茶为介,围绕茶叶主题,统筹山水、物产、文化资源,融合一产二产三产,打造一条集生态、产业、旅游、养生和富民为一体的绿色发展带。如今,500里茶谷建设红红火火。去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六安茶谷品牌价值219亿元。今年4月8日,六安瓜片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相关部门专家组验收。

  茶谷建设带动了茶区群众的脱贫致富。茶农人均茶叶收入从2014年的3324元增长至2016年的4160元,茶谷沿线人均年增收1200元左右。茶谷内,仅农家乐一项就让茶农人均收入增加了5%,3年时间,已有2.2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茶谷建设,带来茶产业的爆发式增长。2016年,六安市新辟茶园1.5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58万亩。全市茶叶总产量2.47万吨,一产产值18.5亿元,综合产值61.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2.8%、10.8%和14.6%。

  目前,茶谷内仅茶园示范园区的各类茶企、茶商,就由2014年底600家增加至2016年底的1000多家。

  茶谷建设,让农旅业等三产插上腾飞的翅膀。据统计,金寨县茶谷内有近5万人参与旅游相关产业,3万农民吃上“茶旅饭”。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是六安茶谷重点线路,金安区抓住契机,规划打造“画廊会客厅”“户外体验区”“禅意养生地”“乡居慢生活”“农业生态园”等五大城郊旅游板块,去年一年,茶旅综合收入就达10多亿元。

  此外,以生态养生为主业态的项目投资开始进入茶谷。霍山县上土市镇、金寨县吴家店正在形成特色温泉小镇。全面建成后,将形成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为一体的高端生态旅游度假区。

  绿色发展理念,正在老区人民心中生根开花。拒绝污染企业进入,拆除水库中的养鱼网箱,严禁电鱼和盗采兰草,建设生态茶园,不施化肥农药,对所有工地实施复绿……这一系列举措,成为茶谷各县区出台的共同政策规定。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该市力争用5年时间,把六安茶谷打造成世界最好的绿茶原产地、大别山湖群国家旅游休闲区、国家级绿色发展示范区。

 选择年月
<2017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产业链上走出脱贫路——叶集区实施产业扶贫工作侧记⊙白衣天使在行动⊙雷锦秀、柯东升获评3月份“安徽好人”提名⊙小华山街道举行文艺调演⊙小窗口展现大作为——记省劳动模范杜娜⊙金寨县PPP模式获国办通报表扬⊙5月7日《安徽日报》一版 六安五百里茶谷助推绿色发展⊙我市加强交通质量安全监管 ⊙舒城 全力打好环境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