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绿水田园间

  本报记者 张世巧

  “以前这里交通不便,居住环境不好,现在路修得通畅、墙搞得整洁,以前这里都没有路,现在这一圈都是路,还有路灯。”居民张新友指着整洁的通村水泥路和一排排整齐的房子说。

  暮春时节,走进裕安区新安镇枫庙村前楼中心村,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村翠绿、一塘清水、一处广场、一院洁净,与错落有致的村落人家融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裕安区新安镇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结合群众意愿,因地制宜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其中,作为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枫庙村前楼中心村在建设之初就确定了延续保持水—田—林—宅自然肌理的理念,着力营造“村在田园绿水间”的美丽乡村意境。

  塘口众多、沟渠纵横是前楼中心村的一大特色,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大难点。在建设过程中,治塘治渠成为工作的重点,镇、村两级对中心村的4口大塘实施了护坡硬化,砌下方便群众洗涮的阶梯步道,让一口口大塘成为美丽乡村的亮点。在塘、渠连接处,过去无路难行,涨水时节更是要撑木筏子才能出行,如今一弯拱桥连接南北,在沟通两岸的同时,更为水景前楼增色不少。

  “尊重群众意愿,规划因地制宜,是前楼中心村建设中镇、村两级最大的坚守。”枫庙村村委会主任关传田介绍,前楼中心村在建设中充分征求群众的意愿,在整治好塘渠的同时,前楼中心村对民宅和周边水塘的过渡地段进行了环境整治,对个别破旧建筑进行了拆除,对古树、大树进行了保留,绿化美化留出生态缓冲带,并修筑人行步道,方便村民出行、休闲,局部重要地段进行路灯亮化,中心村整体景观呈现出自然生态美,赢得了群众的充分认可和欢迎。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结合原村原貌,以弯就弯,不搞大拆大建;强化产业支撑,筑牢根基,打造田园式美丽乡村。”新安镇镇长张远东介绍,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前楼中心村地处沿淠湾区,沙土地适合种植蔬菜,如今该镇积极支持引导前楼中心村把蔬菜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利用现有蔬菜种植基础和市场基础,大力扶持无公害蔬菜种植,发展绿色生态种植,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选择年月
<2017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领导赴裕安区调研重点工程建设⊙电影《那条河》举行开机仪式⊙临淮岗船闸航道缓堵保畅举措多⊙椿树镇编织贫困户“健康防护网”⊙“中国最美小鸟”在这里有个“家”——霍山县建设蓝喉蜂虎生态保护区侧记⊙红街里响起“六安好声音”⊙太平畈乡“四到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民办学校面试,何以离题万里⊙“美”在绿水田园间⊙ 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