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小鸟”在这里有个“家”——霍山县建设蓝喉蜂虎生态保护区侧记

  张金柱 杨娟

日报二版50800295.JPG

  “快看,虎虎终于回来了!”5月7日一早,已经守候了一个多星期的霍山县摄影家协会会员王劲松一边兴奋地摁下快门,一边赶紧掏出手机把消息发到微信朋友圈。

  在该县水务局工作的老王既是摄影发烧友,也是爱鸟人士。他所说的“虎虎”其实不是凶猛的猫科动物老虎,而是长相秀美、享有“中国最美小鸟”美誉的蓝喉蜂虎。

  一个偶然的机会,老王和发烧友们发现蓝喉蜂虎喜欢在每年的五月飞临高桥湾这块滩涂,把这里当做临时的“家”,迁徙途中在这里歇脚、觅食。

  “当时也只是觉得这种鸟挺好看、挺可爱。回来后上网一查,才知道这是濒危鸟类,早在2012年就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00年就被国家林业局列入《珍稀动物保护名录》”王劲松说。

  在霍山县高桥湾发现蓝喉蜂虎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关注。那么,如何在经济开发的过程中保护这些珍稀鸟类,不打扰它们在这里“安居乐业”成了摆在高桥湾现代产业园管委会一班人的新课题。

  “说实在话,县级设立这样的保护区,我们还是头一次!”管委会主任李永海直言。为了详细了解这些小鸟的特性,2013年8月,管委会专门请来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的鸟类专家作科普考察,认定此地约有蓝喉蜂虎200多只。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这些“尊贵的客人”把这里当成了“驿站”,每年的5月至10月到这里“安营扎寨”。

  为了让保护区建设得更加适合蓝喉蜂虎生存,该县又邀请了设计部门有针对性地制订规划,“有了专家们的图纸,按图索骥、挂图作战,我们心里就有了底。”李永海说。

  保护区占地面积148亩。今年3月初,霍山县全面启动蓝喉蜂虎栖息繁殖地保护区建设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是建设保护区四周封闭护栏、保护区四周栽植落叶阔叶树木、清理保护区内的所有建筑垃圾、疏松保护区南面板结的土壤、用沙堆积成波浪状或马鞍型地垅等,同时,根据观鸟及拍摄的特殊需求,专门设计了一处3米宽30米长的生态竹木结构景观观鸟房,并同步实施了相邻区域的莲花路、桃园路绿化工程,为蓝喉蜂虎量身打造最适宜的栖息繁殖环境。

  施工人员加班加点,终于抢在4月底小鸟来临之前将所有工程全部建设完工。

  “你看,这是观鸟亭,在这里既能看到小鸟的全部活动栖息情况,又不至于打扰她们的生活。区内四周建有护栏,防止人为干扰和捕猎。”王劲松一边带着笔者参观,一边饶有兴致地当起了“导游”。

  笔者在保护区内看到,一群蓝喉蜂虎时而落下,时而起飞,时而觅食,惬意而安详。防护栏外,十几部“长枪短炮”正静静地对着它们,摄影爱好者们正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小鸟的一切。

 

 选择年月
<2017年5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领导赴裕安区调研重点工程建设⊙电影《那条河》举行开机仪式⊙临淮岗船闸航道缓堵保畅举措多⊙椿树镇编织贫困户“健康防护网”⊙“中国最美小鸟”在这里有个“家”——霍山县建设蓝喉蜂虎生态保护区侧记⊙红街里响起“六安好声音”⊙太平畈乡“四到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民办学校面试,何以离题万里⊙“美”在绿水田园间⊙ 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