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朱洪波对待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苛,甚至比品管部门和图纸上的要求还要高。“电动机转子”上的“轴承位”的尺寸图纸上一般要求都要在0.005-0.02mm之内就行,但是他在实际生产中都要做到0.005-0.008mm之间,正是这小数点后的一点点改动就能使电机里的使用寿命翻倍。电机高速运转起来后的震动大问题以前一直经常被客户投诉,为改善此现象,朱洪波在2012年底组建起“转子”的动平衡校正,并实施生产,及时有效的控制了“转子”的抖动,同时也控制减轻了电机的震动。自他加入瑞田公司以来,经他手上加工出来的工件合格率达到99.8%,客户投诉率基本为零,基本无报废产品。近年来,朱洪波和同事一起研发出18项国家专利产品,荣获“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和“安徽名牌产品”称号,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
“我们做技术的,就要有一种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只有具有工匠精神,才会追求产品极致、工作精致、品行一致的理想和个人境界。”对于工匠精神,朱洪波很是感触地说道,每天他总是最后一个下班,他有一个习惯,就是离开厂房时,都要把当天的工作的产品仔细瞧瞧,虽然是瞧,但更多是欣赏,这些产品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他要倍加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