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杜俊岭 记者 单姗)学籍管理工作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生基本受教育权益的重要依据,是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市教育局创造性地将学籍管理工作放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较好成绩。
学习提高水平,健全规章制度
窗口全体工作人员将学籍管理工作视为窗口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学习学籍管理相关文件,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钻研业务;同时积极指导各县区管理员抓好本级学籍管理工作。
为了指导各县区和学校搞好新生建籍和学生的转休复等工作,建立了包括各县区教育局、各高级中学和市直学校学籍管理员在内的“六安市学生学籍管理QQ群”、“六安学籍微信群”,这两个学籍管理网络的建成既方便了学校办事,又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形成了上下联动、责任到人的学籍管理机制。
突破关键节点,规范招生秩序
学籍管理的关键节点在起始年级,学籍管理工作重点是新生建籍与学籍变动,明确新生建籍原则至关重要。
市教育局政务窗口依托学籍管理系统,明确要求:各高级中学必须严格按照市教育局考试中心录取的新生名册录入学生信息,不在册的学生一律不得录入上报,也不得以违规招收的学生顶替录取名册中没有报到的新生。在办理学籍变动时,在借鉴相关单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规范的办事流程。截至目前,全市8万多名高中学生,40多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严格规范;自2013年5月以来,市教育窗口共办理与学籍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约20万件,无一起投诉,无一件错漏。
实现显著变化,提升服务质量
方便学生办理学籍转移。目前我市省内转学已经取消纸质材料转递,手续极大简化,成本极大降低,受到办事群众的充分肯定。
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效率。学籍管理工作依托电子化、网络化后,学籍管理更加精准,学籍管理人员工作负担得以减轻,管理可信度不断提高。
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全市各县、区招收未满6周岁儿童入学、初三学生复读、中小学违规办理借读等违规办学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和纠正。
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学籍管理覆盖面广,数据采集到个人,跟踪记录变动状态,信息实时更新。学籍管理系统的客观准确数据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