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旭
车前草是我们乡村最明亮的眼睛。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有车前草的身影:房前屋后、田埂上水沟边……我沿着车前草枯萎的目光走进深秋,走进城市里,打开厚重的漂泊,测量颠沛生活坑坑洼洼……
有幸在这个飘雨的初冬邂逅一株车前草:在水泥缝隙里探出脑袋,睁大惊恐的眼睛看着行人、车辆,还有那些耀武扬威的高楼。生于乡村的车前草被遗弃在城市里,难道是对另一种生活感悟与体验吗?这株车前草生存在一处高楼林立小区的马路上。我从这条路走过不知多少次了,从未有发现这株带着乡村气息的植物,这株胆战心惊生活在城市里的车前草。
去年经过这条马路的时候,小区三期工程刚动工。一群穿着被泥土与汗水浸透衣服的农民闪动在工地上。这群农民工是桩基工程队的人员,正围着桀骜的机器把圆桩深深地压进地下,为了圆这栋大楼崛起的梦。我忘不了那个初夏的下午,天空落着毛毛细雨,我撑着伞走在一条水泥刚浇灌好的马路上。桩基工程队的机器停止了叫嚣,也许累了吧,也该停下来休息了。整个工地上空只有雨水无声地挥动着手臂,像一位送行渡口的母亲对着远去的儿子告别。后来得知,这个工地出事了,由于下雨天,操作台面太滑,机器台面没有安装防护栏,一个操作工脚打滑,不慎从机器上摔下来,当场断了气。这个民工临死的时候,口袋里塞满了车前草。由于工棚低矮潮湿,民工们身上都染上了瘙痒难耐的红疙瘩。这些民工舍不得花钱到城市大药房买一支廉价的膏药涂抹,只是采用车前草这种乡野气息的草药来医治,来疗伤。那个民工的死亡像一季的车前草,淹没在时光里。
民工口袋里的那些车前草像一把交错挥动剪刀,一直在我的心里搅动着,疼痛着。
关于车前草叫法的由来,还与一段历史有关——
当年汉将马武领兵伐匈奴,不料兵败被困,军中粮尽水竭,将士们患上“血尿病”,惟有三匹战马因常啃路上车辙边的无名小草,而幸免遇难,后来马武即下令全军服用,几天内,全部痊愈。
有关车前草的诗歌,《诗经·国风·周南·芣苡》有记载: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这首诗歌的场景是这样的:几个女子在采车前草过程中唱着对歌与和歌。有学者把这场景上升到了“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的哲理高度。由此,我想到了那个民工口袋里带着他体温的车前草,那些车前草像远去天国的车轮一样,再也回不到阳世,闪烁的霓虹灯披着高楼大厦与他无关;广场喷泉的激情与他无关……我静静地站在一株车前草前,听一听车前草歌唱,歌唱泥土庄稼,歌唱日渐消瘦的乡村。而此时我难道不是就城市里行走的一株车前草吗?
今夜,我要采着车前草放在枕边,打开我的梦,寻找属于我的生活家园:打开书本,慢慢地去读,慢慢地将文字幻化成我的影子,给失明的村庄疗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