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县——金安区分级诊疗助推健康扶贫

  本报记者 王元军 通讯员 王琤

  家住金安区三十铺老家郢村的吴允明,今年73岁,是村里的五保户,被列为该村贫困人口。前不久的一天午后,他突然感到右下腹剧痛并伴随高烧。邻居发现后,立即把他送到三十铺中心卫生院。经过诊断后,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即手术。

  查明病因后,卫生院立即组织医护人员为吴允明做了阑尾切除手术。从发病手术到病愈出院的一个星期,吴允明共花费2721.12元,通过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出院结账时,个人仅自付408.17元。而吴允明这种病情的手术,如果在上级县区医院住院就诊,医保报销后,个人则需自付2000元左右,自付费用增加近5倍。

  三十铺中心卫生院院长杨国友告诉记者,随着医疗事业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目前卫生院诊疗项目齐全,老百姓就医方便。该院完全按照中心卫生院标准建设,现在科室很完备,B超室、心电图室、化验室、手术室等现代化科室跟城里大医院没什么区别。“这个条件,完成基层卫生院首诊任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病情手术一点问题都没有。有一部分人不相信乡镇卫生院的条件,往往得了常见病多发病往大医院跑,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完全没有必要。今年以来,卫生院执刀阑尾手术已经做了24台,成功率100%。”杨国友说,特别是家庭不富裕的或者是贫困户,得了常见病多发病或者乡镇卫生院能治疗好的病,往往跨级治疗后,增加负担,因病致贫。

  据了解,金安区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管理,引导常见病多发病首选当地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维护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资金运行安全,制订了《金安区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转诊管理办法(试行)》,自4月18日开始实施。办法出台后,通过建立住院逐级转诊秩序,合理引导贫困人口患者根据病情实际需要,理性选择就医,遏制小病大治、过度诊疗等造成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及综合医疗保障资金浪费现象,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确保健康脱贫工程平稳实施并发挥应有效益,实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早日脱贫。

  根据办法规定,转诊对象主要针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定贫困人口患病时,应首先选择辖区村卫生室门诊就医。对不能确诊、治疗不佳及无条件诊治病人,逐级开具转诊单。为方便分级诊疗患者就医,对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危急重症贫困人口患者,在先行电话告知区贫困人口住院转诊办公室备案后,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先行住院治疗,并在备案后5个工作日内(住院时间不足5个工作日的,在出院前),至区贫困人口住院转诊办公室补办转诊手续。经治疗病情稳定或好转,以及需要进一步康复治疗的,按照上述相反流程办理下转手续后,在下级医疗机构治疗。金安区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下一级医疗机构电子转诊的贫困人口,经验证身份后办理医保住院。各级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未履行身份查证及告知义务,收治未经转诊的自费贫困人口患者的,当次住院医药费用综合医疗保障中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部分,由收治医疗机构自行承担。

 

 选择年月
<2017年4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推动住房公积金融入地方发展大格局⊙市领导赴扶贫联系点调研指导⊙全力以赴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固镇镇积极创建省级皖西白鹅品种资源保护区⊙停电通知⊙徽商银行六安分行小企业金融之“易税贷”业务⊙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县——金安区分级诊疗助推健康扶贫⊙我市1.1万余名考生参加公务员笔试⊙“毅行六安”市直机关南山健身走活动举行⊙为人民服务重在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