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遍地走 脱贫有奔头——裕安区江家店镇产业扶贫侧记
魏璇 本报记者 谢菊莲
“依靠养殖畜禽,咱脱去了贫困户的帽子,顺着这条路,今后准备大干一番。”4月10日,裕安区江家店镇村民陈荣学向记者说起脱贫“经”,信心十足。去年,陈荣学散养土鸡500只,母鸡每市斤卖30元,公鸡每市斤卖20元,年实现收入3万多元,终于在2016年年底成功走出贫困户行列,正式走上致富路。
连日来,江家店镇贫困户争脱贫的故事在乡间广泛流传:张墩村王力富户去年养猪10头,散养土鸡110只,实现收入3万多元,今年又盖起了160平方米的猪圈,预计今年纯收入将达到3万元。
陈荣学、王力富等人成功脱贫,充分验证了江家店镇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产业扶贫、畜禽先行”工作思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镇高度重视畜禽产业扶贫,着力推动全镇畜禽业向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布局方向迈进,放大农户养殖传统效应,强化产业扶贫后续服务,有力推进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成为该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4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取得预期成效的基础上,今年该镇从事畜禽养殖的在册扶贫户达到601户(养殖鸡鸭293户56867只,养鹅37户3920只,养殖生猪34户217头)。对这些养殖户,该镇按照养殖畜禽种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基础台账,种苗从哪购,防疫情况怎样,哪个防疫员负责,都一一分类,将防疫户的防疫任务一户不落地划分到联村人员和防疫人员,使贫困户的养殖内容、只数、防疫进展情况清楚明了。
帮扶到村,服务到户。该镇将每位包片村干部和村级防疫员的贫困养殖户名单打印成花名册,由镇扶贫工作站统一建立,交办到帮扶责任人和辖区内防疫员手上,对号入座,对口包保。镇畜牧站结合防疫业务要求,在集中开展春、秋两季常规防疫的基础上,对贫困户养殖的畜禽制订全程服务流程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盘点销号。
“哪个贫困户购买种苗了,种苗接种防疫情况如何,什么时候要进行下一步防疫,咱帮扶人和防疫员都一清二楚,牢记在心。”镇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解决疫苗数量大、存放不安全问题,该镇挤出3.5万元资金,为每位防疫员购置了疫苗冷藏冰柜疫苗冷藏箱、连续注射器,确保了防疫效果和质量,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基层防疫工作存在的疫苗存放无地点、不安全等老大难问题,助力全镇14个村居近7000户畜禽养殖、特别是2017年6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年内脱贫梦。
“2016年省第三方评估中,我镇共有398户1223人实现了脱贫,华祖村顺利出列,今年,我们对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脱贫更加充满信心。”该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当前,全镇畜禽养殖势头正旺,广大扶贫户从产业到户扶贫政策中尝到了实实在在实惠。“不当贫困户、争取早脱贫”,群众之间口口相传的致富口号在当地正激发出一股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