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就业 扶贫摘穷帽——裕安区精准脱贫整村出列见闻
本报记者 张瑞
“以前一年的收入才2000多元,自从进了奶牛养殖场,一个月固定工资2200元。另外,家里6亩土地流转给奶牛养殖场,每亩800元,一年下来是4800元,对于今后的生活,我越来越有信心了。”今年58岁的李方和,是裕安区顺河镇董滩村曾经的贫困户。由于卸下了贫困的包袱,虽然年近花甲,李方和感到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4月1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顺河镇的安徽华好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进入场区,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奶香。黑白相间的奶牛正悠闲地在养殖区或散步、或吃草、或嬉戏。几台大型机械往来其间,或清理牛粪、或添加饲料,牛奶运输车不时地开出场区,将刚挤出的新鲜牛奶运往合肥伊利乳制品企业。
李方和是裕安区顺河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该镇以产业扶贫为抓手,通过招商引资,依托“企业+金融机构+贫困户”的模式,利用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的产业带动,为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脱贫之路。安徽华好奶牛养殖场场长叶晏成说:“通过这种‘企业+金融机构+贫困户’的模式,平均测算,每个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左右。”
正是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完美结合,2016年顺河镇470户1257人实现了脱贫,董滩村也按期出列。该镇党委书记周峰说,在今后五年规划上,将继续推进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大力推进健康扶贫与生态保护扶贫,全面落实智力扶贫与社会兜底,深入推进教育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努力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确保全镇2295户4780人按时脱贫。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