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工作在此处,居住在别处”。随着城市发展、交通改善、职业吸引,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正在突破城区界限,选择跨区、甚至跨省生活。他们常常要两处奔波,原有的单一城市生活模式被打破。这样的人被称为“钟摆族”,以“更好的生活”为名义,淡化了地理距离的“钟摆族”正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力量……
一线城市不断上涨的房价让人望而生畏,但职场的巨大发展机会却又使得人们想要留下来,于是“双城生活”成为了折衷的解决方案。随着高铁和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六安人突破了城市界限,实现了工作生活“双城化”。即房子两地买、婚姻周末化,社交网络多城交叉,原有的单一城市生活工作模式被打破,这群人也被形象地称为“钟摆族”。近日,记者走近这些穿梭在城市之间的“钟摆族”,品味他们的多味生活。
“双城生活”是无奈选择
何玉龙是个土生土长的六安人,金融专业毕业后,顺利地在上海找了一份银行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他已经在业界小有名气,工资也从刚上班的五六万涨到现在年薪30万。但一直上涨的房价,却让他一直作为一个异乡人在上海工作生活着。
“前年和相恋8年的女朋友结婚了,由于上海的房子实在买不起,我们就在六安买的房,毕竟父母都在这边。去年,老婆为我生了一个儿子,父母在家里帮忙照顾孩子。考虑到工作的发展收入、前景,我还是打算继续坚持留在上海工作。为了照顾到家里,我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回来一次,看看孩子。现在最大的开销就是交通费,这一年真是给铁路贡献了不少钱。”何玉龙无奈地告诉记者。
和何玉龙一样,陈超也是“钟摆族”。1987年出生的他在合肥做销售经理。求职时他进的是六安的一家企业,但公司主营业务在合肥办事处。随着职位的升迁,他平时不得不奔波于六安和合肥之间。“去年初,我本打算在合肥买房的,没想到,合肥房价跟疯了一样,不停地涨,随便一套房子总价都要一两百万,先前准备好的首付,现在根本不够,所以买房的计划暂时搁浅。因为老婆孩子都在六安,所以每个周末都会回家。”陈超跟记者说道,“5加2”的“双城”生活也成了他无奈的选择?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大城市能买到的东西、享受的服务,如今在许多中小城市也能享受。再加上房价较低、交通不堵等令人羡慕的优点,本该很具备吸引力,为什么人们仍然要硬着头皮往大城市冲呢?采访中,何玉龙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回老家干什么”。
“在一线城市,只要你足够优秀,就能获得好的工作,拿到很高的薪水;在三线城市,好工作是如此有限。在一线城市,你周围所有人都在奋斗,你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在三线城市,一切都一成不变,你像温水里的青蛙逐渐失去力量。”何玉龙感慨道,“我认为,即使我没有在一线买房,即使事业平平,实际上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一些理想:选择的自由、机会的相对公平、未来的无限可能。”
“钟摆族”的短暂相聚
“我在南京时,快节奏的工作督促着自己去拼搏;在六安,宁静的慢节奏,让生活回归到本来面目。一快一慢,一闹一静,是平衡生活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两个城市都是生活的重心。”25岁的王玲在南京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上班,单身的她和朋友合租了一套小房子。近一年来,她都在南京与六安之间每周一次做着固定的“钟摆”往返。
她在跟记者分享着她的“双城生活”时说,别人眼中的两地“奔波”,在她看来却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每周最盼望的就是星期五下班以后可以坐晚上7点多的动车回六安。在车上看一两集缓存的电视剧就到家了。不常在家,也就不会觉得爸妈唠叨。每次回家,爸妈都准备了好多我爱吃的菜,感觉太幸福了!”
随着近年来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缩短了六安与大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前需要半天甚至一天的旅程,乘高铁出行只需半个小时或者两三个小时便能到达,这使得人们选择双城生活有了可靠的交通保障。虽然每周要面临钟摆式的奔波,但“别时苦,相见欢。”一些钟摆族认为,短暂的分离反而使相聚变得更加甜蜜,更能增进和家人之间的感情。
方军在合肥一家五星级酒店做行政管理,妻子在六安照顾读小学的儿子。“妻子对我的工作很理解,承担了照顾儿子的重任。所以,每个周末我都尽量不加班,希望能多陪陪家人。难得的周末相聚,必然少不了要做些家庭活动。有时候一家人去爬山,有时候去逛公园,有时候也呆在家里多做点菜喊几个亲戚来吃饭。”方军向记者表示,他自己工作忙碌,没时间照顾家人,对于妻子的支持和默默付出,他感恩在心。“虽然是老夫老妻了,但还是特别爱她,特别感谢她。”他说,经常性的短暂分离反而让他们这份爱保持着最初的新鲜。
“钟摆族”或抬高居住地房价
随着许多大城市的限购、限贷政策出台,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在外工作的人选择回六安买房子。“不要再问我市场价了,现在的市场没有均价可谈,三组客户看中一套房子,上一秒房子还在,下一秒房子就被定了。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差不多符合要求的就定下来了。去年上半年确实只要五千多,现在卖到七八千了。我告诉你,房价还会继续涨的。相信我你就买,不信就继续看,越看越贵,越看越难买。”记者在市区走访了多个楼盘,不少置业顾问均“牛气”地向记者介绍道。
“去年上半年,我去三十铺附近看房子的时候,房价也只要三千多,有的甚至不到三千。等国庆节再去看的时候,很多小区的房子已经卖空了。听那里的置业顾问说,很多房子都是合肥人和在合肥工作的六安人买去的。供求关系就这样,越是不愁卖,开发商价格就会卖得越高。而市中心的房价也一路疯涨,上个星期去了好多个楼盘咨询,大部分的房价都在七千多一平方米,还有八九千的。本打算给在上海上大学的儿子买套房子,给他以后成家用的。现在我也彷徨了,这房子到底买还是不买。六安房价怎么涨这么高了?”市民李公平皱着眉头说,他认为,这些工作在外地人回乡置业,或许直接推动了我市城市房价的上涨。
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我市今年前两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64.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62%,超过去年同期水平;销售额达88.55亿元,同比增长92.68%;商品房均价521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9.96%。从销售的情况看,全市房地产市场延续了2016年的火爆态势,群众购房意愿仍然较为强烈,中心城区多个楼盘甚至需要进行摇号购房,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
“钟摆族”需做好个人规划
“朋友问我住哪,这一直是蛮纠结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不愿回应,怕别人歧视我是外地人。”在南京上班多年的孙萌萌在南京没有住房,她认为,她也许仍然不算当地人,因此让她觉得在朋友面前矮了一截。
采访中,和孙萌萌有一样想法的“钟摆族”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只有在城市里置业了,才会真正对所在城市有“归属感”。“像我们这样每周两地奔波,并不是为了周末回来度假,很多时候,是自己强行塞进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前的热情,下班后仅剩的一点精力和快乐的空间,常常被拥挤、冷暖、疲惫等压缩得只剩一脸倦容。”王玲说道。
“钟摆族”的工作、生活很大程度上受地域影响,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成了不可逃避的问题。如何经营好双城生活,有专家指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钟摆族”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应该首先弄明白自己甘于做“钟摆”的目的和意义,在合理规划每日的工作与生活的同时,更要站在长远的角度思考个人职业规划,“对生活的精心规划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必要前提。其实不管是选择哪里就业,只要综合对自己进行评价,为自己做一个合适的职业规划,确定你的目标是什么?今后你将在哪里最终落脚?有了明确规划,才会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奋斗,才能正确处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