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祥
大美马鬃岭,生于洪荒远古,天成雄伟体魄。历经岁月沧桑,永驻青春容颜。
马鬃岭,天开化境。一山独矗皖西,磅礴伟岸。群峰罗列山顶,逶迤轻波。八百万平方米的面积,浩瀚无垠,雄伟苍茫。千余米海拔的高度,俯视群山,笑傲苍穹。水源充沛——银鬃高挂,激流澎湃胜烈马。溪谷蜿蜒,波涛汹涌赛雄狮。奇石满山——危崖高耸,风梳雨洗成“画卷”。巨岩雄峙,地塑天雕为“生灵”。植被繁茂——植株盈地,绿翠接天。千年古树如巨塔,亭亭于密林之内。珍稀植物似星辰,隐隐于峻岭之中。众生胜意——鸢翔蓝天,万里“舞台”奋银翅。豹吼绿地,千仞“歌榭”亮金喉。日月星辰,雨雪晴阴,四季更替,岁月轮回。
马鬃岭,地献祥云。春阳明媚日,怒放的杜鹃是玫瑰色的云。夏雨迷濛中,舒展的枝叶是翠绿色的云。秋风弄巧季,梦幻的山岭是翡翠般的云。冬雪飘零时,冰封的大地是白玉色的云。旭日东升,弥漫的晨雾是乳白的云;夕阳西下,飘零的炊烟是淡蓝的云。雨后的彩虹,是缤纷绚丽的云块。漫山的野樱,是粉红洁白的云朵。当然,最常态最成气候最蔚为壮观的还是白雾所形成的的云海,它是山中的常驻客,是大山的闺蜜。或浓密或疏淡,或豪放或婉约,或充塞于天地,或游弋于山谷,在东方破晓时,在晚霞衔山时,在山雨欲来前,在云开日出后。云海的包装使马鬃岭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马鬃岭,人居净土。北纬31°、东径115°坐标的区位,华东地区最大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定位,全年最高28℃的气候、60%左右的湿度和每立方厘米3万个以上负氧离子的环境,决定了这里冬季温润,夏季清凉。这里是植物宝库,动物天堂。拥有管束植物2000种,其中国宝级25种;陆栖脊椎动物200种,其中国宝级15种。丰茂而安静的花草树木,活泼而欢快的飞禽走兽,万类生灵竞自由。这里每条山谷中泉水“叮咚”,溪流潺潺。流水清澈,溪床洁净,水质清纯。鞠一捧饮,入口,过喉,穿肠,入肚,微甜的感觉让人爽口、润肺、宁心、怡情。山的周边,是古老的农耕文明,是那种没有化肥农药,只有人种牛耕的农耕文明。这里的每一个物种,都无忧的休养生息,完完全全的原山原水原生态。
哦,马鬃岭,我的梦中天堂,我的心灵故乡。您让我魂牵梦绕,您让我朝思暮想!对呀,到马鬃岭去。
仰望马鬃岭,聆听山水之约。山是真诚的。山色浓淡,是呈给游客的画卷。绿树遍地,是祝福游客的诗行。枝干摇曳,是献给游客的舞蹈。林涛阵阵,是欢迎游客的乐歌。大树舒展长枝,是向游客敬邀请礼;奇石列队守候,是欢迎游客的礼仪队……水是欢快的。巨瀑跳起长袖舞,大河擂响通云鼓,小溪抚动七弦琴,人工湖绽开美笑脸。桃花汛,六月潮,三冬冰雪,迎宾的节目轮番登场……
登临马鬃岭,体验宁心之旅。澄心洞古迹犹存。驻足洞外,仿佛看到衣衫褴褛的石佛寺开山僧的影像,依稀听到这位“野狐禅”衣钵传人的讲法的声音。打坐石一柱擎天,独立百米飞瀑旁。七星照月。百兽听禅。当年的深山老林中绽放出多么灿烂的智慧之光!石佛寺从晚唐开山,石洞起步,历经梁唐晋汉周直到大宋,终于走向了鼎盛和辉煌。徜徉于这片佛法渲染的山水之中,身心会像这里的山水一样纯净无瑕。畅游间隙,再去农家喝壶小吊酒,啃块玉芦馍,听段大鼓书,真不知今夕何夕,只觉此乡是故乡了。
流连马鬃岭,相思长寿之恋。在马鬃岭及其周边的村庄上,八十岁的壮男使犁打耙,七十岁的秀女织布纺纱,每每让人眼见为实,终于让人习以为常。到九十岁的婆婆家喝一碗瓦罐茶,看着她描花绘朵绣鸳鸯;陪一百岁的公公吸一袋竹管烟,听着他说长道短话沧桑。完美的画面让人做出判断,此处真是长寿之乡。
哦,马鬃岭,我投入了您的怀抱,您走进了我的心房。我与马鬃岭,今生今世情。如果有来生,再上马鬃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