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助老维权再出“新招”

  本报讯(记者 杨秀玲)“今年我们除了要把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送入老年人家庭,帮助老年群众解决身边的法律问题,还要配合开展老年法规执法检查,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制订配套细化的具体措施。”日前,全市老龄工作会上,对助老维权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去年以来,我市各级老龄部门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积极开展助老维权各项活动,着力提升老年人权益保障水平,全市助老维权工作成绩显著。

  今年,我市各级老龄部门将督促职能部门和有关行业,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针对社会关注度高、老年人反应强烈的重点领域开展督查。加强对老年人的精准救助,督促市老龄委成员单位在低保救助、居民医保、危房改造等方面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优先优待;继续探索适度普惠的老年福利制度,做好高龄津贴发放、入网老人话费补贴、老年人乘车优待保险、扶助特困空巢病残老人等惠老政策落实;推动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确保困难老年人与全市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强化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和监督机制,妥善解决老年群众的利益诉求。继续做好老年优待证办理工作。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老龄组织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落实助老优待政策规定。全市全年接待老年人来信来访417人次,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应。积极协调公交、财政部门,落实老龄老人乘车优待,为市城区27300名持公交IC优待卡老人购买乘车意外保险,保费总额32.76万元。老年节期间,市及各县区老龄办均组织对百岁老人逐户登记慰问,发放长寿保健费。全市老年人就医、游览、保健等各项优待规定得到落实,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进一步规范《老年证》办证程序,全市全年办理老年证10725本,其中60岁以上3487本,70岁以上7238本。坚持节日慰问和日常救助相结合,做好助老解困。元旦春节和敬老月期间,市老龄委领导多年坚持赴城乡和市直单位登门慰问特困老人和养老机构,为老人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并现场办公,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全市各级老龄工作部门组织慰问特困老人20086人次,发放慰问款物450.47万元。去年,市老龄办被全国老龄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联合评为“全国老年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立足宪法定位 聚焦监督主业努力构建检察监督新格局⊙转移财产逃避执行 民行检察彰显法威⊙图片新闻⊙全市检察长会议召开⊙市检察院开展岗位调整交流⊙霍山县检察院 一案件获评全国精品案件 ⊙我市助老维权再出“新招”⊙我市部署今年市直关心下一代工作⊙三抓三促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学习地理知识 探寻科技奥秘⊙精准投入 持续用力裕安区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