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
走在街市上的时候,忽见一老妇人的摊子前,摆放着些许粽子,一想,转眼间清明就要来到了。小的时候,常常是端午未到,粽子就已经先吃到嘴里了。奶奶说这清明吃粽子,也是流传下来的习俗。
清明粽是古时人每年到清明时节的一种粽,每个地方不同用的原料也不一样。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作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另外,“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于是每到清明的时候,奶奶总是会将以往家中的粽叶拿出,为我们包一些粽子食用。那碧绿的粽叶,白白的粽子,咬一口在嘴里,又糯又甜。特别是有的时候,将粽子放凉了再吃,又别有一种滋味。
吃着奶奶包的粽子,感觉到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儿时的我,其实并不懂得这所谓的幸福并不长久,说不定在某一天,就会远离你。那时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切都会永远地陪伴在身边。
清明一到,父母要去给故去的爷爷扫墓。对于爷爷我完全没有印象,母亲说爷爷在我一岁的时候离世的。每一年的清明,一家人都会一起去看他,每到这个时候,奶奶总是会不停地念叨,她说家里一切都好,让他安心。
扫完墓累了便会找一处草地坐下来休息,大人坐着聊天,而我则在草地上跑着,并且还摘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让父亲给我编成花环套在头上。当花环戴在头上的时候,我笑着,跳着,满心欢喜着。
儿时不知道何为愁,也不知道清明对于大人来讲,注定是心痛的。直到奶奶的离世,才让我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无常。清明的时候,我再也吃不到她亲手包的清明粽了,也再不能听她讲故事了。
清明粽,让我忆起了远离我的亲人,再那之后的清明,母亲也会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些粽子以应这个节气。时光的流逝,总是那般的无情,当年为我编花环的父亲,也于四年前离世,每到清明,让人一想到这些,心就被扯得生痛生痛的。
父亲离世后,清明,母亲再也不包粽子了。她说有些人,不能想,一想起,心会疼。是的,有些人,不能想,就像此时的我,想起离去的奶奶,想起离去的父亲,想着想着,泪水就会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