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辰
排着长队等着缴费的市民,办公室挤满了咨询业务人群……这不是一票难求的春运火车站售票大厅,也不是门庭若市的不动产登记中心,而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后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的公证处的日常办公景象。3月中旬,记者来到六安市皋翔公证处,亲历了公证业务办理的火爆场面。
“从上午上班开始就一直没离开过办公桌,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房产部的一位公证员笑着告诉记者。在皋翔公证处业务最为繁忙的房产部办公室,记者看到,面积不大的房间里人头攒动,有趣的是,他们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前来办理业务的,每个家庭都有一至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率领。据公证人员介绍,他们都是前来办理房产继承公证的市民。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高,房产作为家庭的大宗财产,在继承分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纠纷和矛盾,于是很多市民都选择通过公证的方式将房产平均分配给子女,不仅从法律层面上对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还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我们昨天就来了一趟,可是人太多没有办成,母亲年龄大了,经不起来回奔波,所以今天一大早我们就赶来了,希望今天能够把手续办好。”家住金安区的孙先生姐弟三人,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在2013年去世了,哥哥早亡,姐姐又在外地,全家来一趟公证处着实不容易。“母亲这几年感觉自己身体大不如前了,就主动提出要将房子通过继承公证的方式分配好,之前我们跑了很多部门,近两个月时间才将各种关系证明、死亡证明开具充分,现在总算资料齐全了。”说到之前提供办理公证资料的经历,孙先生一脸感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近年来公证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认识到了公证的作用,并选择通过公证为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关系提供一份法律的保障,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家庭资产的增长,来公证处办理涉及房产分配和归属的公证业务大大增多。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