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小灵感”变成现实

  本报记者 陈力 文/图

DSC_7398三版.JPG

  3月9日,霍邱县第一中学的邓雪凝(前右一)、耿亮荣(前左一)、高子昂(后左一)、邓克豪(中)、白玉旺(后右一)在展示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DSC_7509三版.JPG

  3月9日,霍邱县第一中学科技创新竞赛辅导中心主任胡志坤(左三)在指导学生利用物理力学知识搭建桥梁模型。

DSC_7904三版.JPG

  3月9日,霍邱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姜子宇、赵孝俊、唐学洁(自左至右)在观察花盆里的土壤湿度。他们利用废弃塑料盒、软管等制作的自动浇花器可根据土壤湿度自动选择浇水时间和水量。

DSC_8009三版.JPG

  3月12日,霍邱县第一中学高二(13)班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日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DSC_8175三版.JPG

  3月12日,霍邱县第一中学科技创新社团的同学在相互介绍自己的发明成果。

DSC_8234三版.JPG

  3月12日,霍邱县第一中学高一(25)班机器人足球赛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为搭建好的机器人进行程序调试。

  2017年新学期开学后,霍邱县第一中学5名同学分别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截至目前,学校申报的40多件实用新型专利和10件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中24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实用新型专利,3件被授权为发明专利。

  近年来,霍邱一中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发明,学校成立了科技创新社团并配备科技辅导员,经常举办科技创新大赛专题讲座和基础课程培训,并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集训。学生们把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小灵感及一些奇思妙想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在2016年举办的“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中科院举办的“第二届未来科学家创新大赛”中,该校共有8名和56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

  在良好的科技创新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学子热衷于创新发明,该校参加科技创新社团的高中生达200多人。发明创新需要时间和精力,高中阶段的学习本来就很紧张,不少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和高考,该校校长杨明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近几年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特别青睐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学校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不少参与科技创新社团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理论和动手实践,不仅能感受科技和创新的魅力,还能增强记忆力、领悟力和理解能力,只要合理安排时间,不但和高中阶段的学习没有冲突,还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朱潘杰调研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警方网上追逃跨省擒获逃犯⊙我市专项整治大货车违法行为⊙准驾不符开半挂 高速道口被查处⊙车内调换座位 企图瞒天过海⊙酒驾毒驾异地互查成效明显⊙当开车遇上“春困”如何破⊙让创新“小灵感”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