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艳艳
据市工商质监局通报,我市2016全年12315受理量同比2015年增长17%。笔者认为消费维权数量有所增长是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旦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很多人会经常选择以一顿牢骚抱怨了事,并不愿意深究。因为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维权是一件耗时费力的“麻烦事”。
最近3·15消费维权问卷报告显示,70%的调查者遇到过消费侵权情况,其中被侵权者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进行消费维权。消费者不进行维权的原因,主要是涉及金额低以及不知道通过哪些渠道进行维权等。笔者认为,要使消费维权不再成为麻烦事,除了要继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维权意识外,更需要畅通渠道,方便公众维权。商家违反职业道德不讲诚信,肆意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挺身而出为消费者撑腰。12315等平台解决问题要及时有效,媒体监督要时时跟进,消协要充分发挥协调功能,法律诉讼程序要尽量简单易操作,同时也可以为经济基础较差的消费者提供适当的法律援助。
维权之路看似繁琐,实则是一条捷径。它能维护市场诚信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因此,我们不当默不作声的“老好人”,要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及时站出来发声。当人人不嫌麻烦、重视消费权利时,社会诚信水平就会水涨船高,假冒伪劣商品就会无可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