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世巧)“依法治善、精准施善、阳光行善,去年裕安区慈善协会共接收捐款470.02595万元,计划救助的20个项目均已完成。2017年拟安排18个慈善救助项目。”3月1日下午,裕安区慈善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通报了善款的收入以及救助等相关情况。
慈善的钱都捐给谁了,既然是善款百分百地用于慈善,怎样才能让捐款人心里明白捐给谁了呢?近年来,裕安区慈善协会创新募捐和救助方式,四个方面着力打造“阳光慈善”,不断提升慈善公信力。一是定向捐助,定向款物的捐和助是善行的直通车,捐和受双方心里都明明白白;二是创新“感恩卡”形式,对于千元以上不定向捐款,受助人得到救助的同时填写一份“感恩卡”,向捐款人说句感谢的话,使捐款人心里明白自己捐的钱捐给谁了;三是采用现场捐助,这种形式主要用于物资和特困学生救助,捐和受双方直接交流,增加了善款使用的公开透明;四是媒体公开救助,也就是慈善救助的每一次活动和每一笔款物支出,连同日期、票据号一律通过媒体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方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