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热”背后的低级流行主义

  东原

  针对目前电视剧行业乱象,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高满堂在多个场合呼吁,创作者在追逐收视率和金钱的同时,也应该担负起责任,为后代留下些好的作品。高满堂介绍,现在拍摄一部1亿成本的电视剧,要请到这些当红小鲜肉,片酬基本在七八千万之间,只有两三千万留给导演、编剧、团队和后期制作。因为没有钱做后续,造成大量的垃圾作品出现,这已经变成了新常态。

  文化市场也是市场,也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众所周知,市场主要是由需求决定的。既然舆论表示出了对“小鲜肉热”的不解和反感,那么体现在市场供给上,“小鲜肉”应该适当降温才是。可为什么现在“小鲜肉”还这么流行呢?想想高满堂介绍的,一部1亿成本的电视剧,请“小鲜肉”的成本竟然高达七八千万元,简直不可思议。厘清背后的原因,对于文化市场重构,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在《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中,提出了反智主义的说法。反智主义这个词,可能有些敏感,那就换个词——“低级流行主义”。我们经常看到,一种流行现象产生后,立即呈现出席卷态势。对于很多人来说,之所以加入行列,流行是唯一理由,根本不看是否适合。这在文化市场上有着充分反应。一个流行模式产生后,大家一拥而上,拿起剪刀糨糊,纷纷采取拿来主义。想想过去流行的“清宫热”、“戏说热”,现在流行的“IP热”、“小鲜肉热”,都有着低幼的影子。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其产生,都有原因。有原因,不代表有道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分众化的市场,大众消费多元多样。并不否认,可能有些人喜欢“小鲜肉”,但绝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小鲜肉”。可在低级流行主义的影响下,整个市场只提供“小鲜肉”,根本没有其他内容,大众的多元需求无从实现。于是给人的感觉,似乎整个市场就应该属于“小鲜肉”。事实上,有多少需求被忽视和压抑。

  在舆论场上,对“小鲜肉”的批评,正是对市场需求多元多样的注解。低级流行主义为什么流行,“小鲜肉”为什么越炒越热?这恐怕与一些制作方,不动脑筋、盲目跟风,有着很大关系。乔布斯最了不起的,就是凭着创新意识,走在别人前面。制作业需要乔布斯,文化市场何尝不需要乔布斯?文化市场应该“新意盎然”,最应该体现创新气息,可由于创新存在风险,由于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加之没有形成跟风丢人、抄袭可耻的文化生态,导致大家都不愿意创新,都喜欢拾人牙慧。在一些人眼里,哪怕是一点肉沫子,也总比冒风险好。

 选择年月
<2017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市集中销毁一批假冒伪劣物资⊙城乡公交一体化 749个公交站台基本确定 ⊙裕安区开展电捕鱼等违法行为整治 ⊙徐集镇水利兴修助春耕 ⊙椿树镇严把贫困户发展产业验收关 ⊙农民春晚,文化渴望到文化建设的自觉⊙先生店乡 “三公一优”选拔村级扶贫专干 ⊙“小鲜肉热”背后的低级流行主义⊙干汊河镇助力妇女创业脱贫 ⊙用电安全的基本原则⊙徽商银行六安分行小企业金融之“易税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