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职工家” 当好“娘家人”——霍邱县总工会创新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春风拂面,绿树吐蕊。走进淮河岸畔的霍邱县总工会,记者被一幅“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几个大字所吸引。正如这八个字所表达出的平实而朴素的内涵,该县总工会自觉地把工会工作融入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创建“大工会、大维权、大服务”工作格局,处处真情关爱职工,工作实现多项创新与突破,真正成为了职工的“娘家人”。
规模企业工会组织全覆盖
基层组织建设,是工会工作的基础。“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员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县内企业。”该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谭应军告诉记者,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该县总工会加大了工会组织建设力度,在创新建会组织模式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因企制宜,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该县总工会明确提出“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坚持按照“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推进工作。目前,县内的规模企业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会会员全部进行实名制录入,职工入会率达100%。
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确保工会动态组建率保持在85%以上,截至目前,全县共建工会组织1175家,工会会员9.97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5.1万人)。通过印发明白纸、宣传册,树立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通过气象平台播放字幕等多种形式宣传。目前,全县新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116个,新增农民工会员2.9万人,成功承办了全市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现场会。
积极组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导员队伍,建立督查标准,打造具有霍邱特色的工作模式。这也是该县总工会的一大亮点。全县共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企业321家,1859份,覆盖职工6.8万余人,签订率占企业总数90%以上。
切实维权润无声
“有困难,找工会”。该县把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和合法权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载体作用,组织维权。在全县基层工会组织中,60%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85%企业实行厂务公开,职工群众对厂务公开的满意率达95%以上。金安矿业、华安达集团、金日盛矿业、世华化工4家企业荣获全省企业示范工会称号。全县企业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同时,加强依法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大部分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组建率达86%;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维护女职工权益特别关爱活动”,帮助女职工多的企业签订《女职工专项合同》,较好地维护了女职工权益。
由于该县建立了一整套的维权新机制,2015年3月,市总工会主要负责人亲自赴浙江乐清调研,认真总结“霍邱——乐清农民工服务中心”建设经验,适时加以推广;成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发挥工会人民调解作用。目前,全县各级工会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68个,化解劳资纠纷90多件,协调解决拖欠职工(农民工)工资780万元。
温情帮扶暖人心
尽心竭力、全心全意服务职工是霍邱县总工会的重要工作准则。去年,该县积极开展“服务职工手牵手、和谐霍邱心连心”职工服务活动,建立了以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核心的职工服务网络,建立困难职工帮扶站15个,有效解决职工生活工作中的难题。
据了解,该县总工会“两节”期间,共慰问困难职工8600户,发放慰问资金230万元;为160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提供助学资金32万元,为460名职工发放大病救助资金92万元;发放困难劳模救助资金22.9万元;职工互助保障参保会员达3281人(次),参保金额64.6万元,赔付39人,赔偿金额46.8万元。出资6万元,为部分矿山企业300名一线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出资两万元为400名城区环卫工互助保障意外险。
2016年该县总工会先后荣获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联合表彰“全省工会系统先进集体”;市、县“文明单位”;县“服务企业先进单位”;县“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县“目标责任考核良好单位”;县“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