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勇
2月27日,叶集区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在该区东部新城未名湖生态湿地建设现场,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工地上的施工机械来回穿梭,隆隆的轰鸣声在春风中就像开年的进军号,吹响了新区建设的序曲,描画着叶集生态城市的画卷。
近年来,该区以打造绿色生态城市为目标,着力在水字上做文章。依托新城区不断加快生态新城的建设步伐,通过打造城区人工湿地、人工湖等雨水滞留和调蓄工程,让城市具备“海绵”功能。截至目前,该区在新城区实施的未名湖湿地公园、香樟森林公园、史河加固除险及景观带等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极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的同时,高标准做好沪陕高速、金叶大道等道路两侧绿廊建设,改造提升了史河等滨水沿线绿网,着力构建绿核、绿廊、绿网交织融合的新城绿色体系。
该区去年实施的未名湖生态湿地公园是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是东部生态新城建设重点工程,也是叶集区第一个湿地公园项目,项目的实施为该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蓄洪防涝抗旱、区域气候调节、水体污染降解等发挥重要作用。整个项目总投资3.2亿元,水上面积566亩,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PPP项目实施建设不仅可以减少政府一次性投入的压力,让项目更早更好地发挥效益,还将为生态城市建设机制提供宝贵经验。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经呈现出良好的防洪、生态、景观、社会等综合效益,实现了安全生态水系的五目标,即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项目的实施拉开了叶集区以水系为主导的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全区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打造出可复制推广的合作样板。
史河悠悠流山泉。史河作为叶集的母亲河穿越城区,在叶集段分流出史河总干、沣东和沣西等支流。该区充分利用史河做活做足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和生态经济的水文章。2015年叶集段治理工程开工,对全长1.544公里的原河道沿岸河坝进行保护,同时采取新建堤顶道路、栽培草皮护坡、加强干流河道整治等方式改善沿河生态景观,确保防洪安全,努力实现沿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通过史河及其支流河形成的生态景观廊道和绿化景观廊道的打造,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同时治理非法釆砂、拆迁沿岸小企业和开展“三线三边”整治等,建成慢行步道、亲水设施、人文景观,合理布局沿岸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绿化、亮化、美化沿河景观带,提升滨水生态景观品质,带动城市品质提升。在保持河道形态自然化的前提下,结合城市片区开发和新城区建设,规划实施水系连通工程,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改善市辖新区城市人居环境。
该区在建设生态城、做活水文章上将逐步以未名湖湿地水系为龙头,打造大堰湖、松源湖、香樟森林公园等海绵城市景观区,及沿史河及史河总干、二道河的滨水生态长廊区,强化“全域水系”理念。以未名湖湿地公园和香樟森林公园城市核心区为城市中的一块会呼吸的“海绵”,将城市生态与基础设施系统进行完美结合。同时,以史河、史河总干、石龙河和二道河的滨水生态长廊的经济产业带,是该区在做活城区绿色生态的水文章的梯级延伸。目前,以史河及其主要支流水系形成的80万亩生态农产业带已经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史河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石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园中的桃、梨、油茶、首乌、黄菊等生态农产业园达上百家,白鹅、鱼虾等水产养殖基地集中连片,已经形成了水中有园、水园相连、相映生辉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成为以绿色农产品、特色林果和名贵中药材为主体的生态种植和加工基地,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基地。随着三元滨水小镇、二道河风景区、史河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基地这些以水为文大手笔的实施,将更加丰富新型市辖区的绿色生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