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人社局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以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着力打造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政策创新“配套”项目建设
抓政策创新。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意见》,从培训、评价、引进、激励以及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创新举措。制订技师培训补贴使用管理办法,建立政府购买培养成果工作机制,积极培育市场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格局。拓宽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对聘任首席技师每年给予6000元奖励,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技师享受企业中层待遇。加强人才引进,对引进的特殊高技能人才可实行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薪酬待遇,并给予住房、生活补贴。吸引大学生就业,对所学工种属于紧缺专业工种的给予一次性3000元补贴,对稳定就业满3年的,给予10000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和20000元的住房补贴。
抓项目建设。深化培训项目,制订《六安市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计划》,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引导更多劳动者实现素质就业、技能成才;实施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工程,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培训;实施“万人技能脱贫”计划,帮助贫困劳动者至少掌握1项致富技能。2016年,全市发放各类培训补贴资金近3000万元。优化平台项目,投入近亿元支持六安技师学院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认定公共实训基地6家,初步构建市、县两级公共实训基地网络,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出台《六安市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建设5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给予8万元建设补助,定期进行绩效评估。截止目前,全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达到11家,其中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家。2016年,全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成果评鉴中,我市5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奖,占全省入选单位的五分之一。
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
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2016年,全市5.3万人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新增高技能人才4137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217人,全市现有各类技能人才26.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86万人。
技工院校办学实力不断提升。正式挂牌设立金寨技师学院,批准设立霍山技工学校,我市技工院校数在全省列第二位。六安技师学院全日制在校生6833人,年培训近4万人,名列全省技工院校首位。“工学一体”就业就学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全市推广,已有4所院校27家企业参加试点。六安技师学院被评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成功纳入全国10省28所技工院校“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8个项目纳入省中等职业院校质量提升工程。
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全市性的高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化鉴定、企业评价、院校资格认证等多元化评价机制基本形成,每年有4.8万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先后举办全市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承办了全省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竞赛,先后3次组队参加全省职业技能竞赛,4人获第1名、9人获第2名,特别是在第七届全省数控技能竞赛中,我市获团体部分第1名。高技能人才建设成效逐步显现,2016年,我市先后有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3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37人荣获“六安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命名表彰“六安市首席技师”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