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试水”非遗传承新模式政府“买单”培训黄梅戏“小小传承人”

  本报讯(记者 刘扬)2月18日,随着“金安少儿黄梅戏培训中心”揭牌,由金安区政府“买单”,委托专业机构培训黄梅戏的“小小传承人”非遗传承新模式正式启动。

  中华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但是,历史的精妙绝伦却没能得到很好的传承,黄梅戏和其他剧种一样逐渐变成“老一辈人的玩意儿”,后继乏人。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的高度,金安区文广新局顺应时代要求,整合资源,成立“金安少儿黄梅戏培训中心”,借助辖区内天之娇艺术学校平台,聘请金安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专业老师开班授课,让更多青少年接受黄梅戏基础知识培训,全市7-12周岁、具备舞蹈基础和音乐基础的少年儿童,可在该中心接受一年免费的黄梅戏腰腿功、唱腔、身段、歌舞、折子戏等培训学习。通过培训,普及黄梅戏理论知识、基本唱腔及身段,传播地方戏曲,选拔一批有潜质的青少年进入高等专业院校学习,扩大黄梅戏的社会影响力。

 

 选择年月
<2017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12345
6789101112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守望梦想 重建家园⊙金安区加强城乡低保新增对象核查⊙市效能办暗访相关单位落实效能建设“十项制度”情况⊙确保全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任务圆满完成⊙金安“试水”非遗传承新模式政府“买单”培训黄梅戏“小小传承人”⊙叶集区培强扶壮“草根文化”⊙霍山县棚改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