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明
在我珍藏的资料中,有一套保存了40多年的歌曲集。50岁以上的人大慨还记得,那就是70年代初流行的革命歌曲集《战地新歌》。
这套《战地新歌》是国务院文化组革命歌曲征集小组从1972年至1976年,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到三十四周年而特意出版的。在552首歌曲中,除了一些战争时期的老歌外,大部分都是建国以来歌颂毛主席、歌颂党和祖国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条战线取得成绩的赞歌,当然由于历史的限制,也不乏显示有文革的色彩。
音乐,我是门外汉,唱歌,我更是五音不全,但我爱听歌,尤其是那些悠扬抒情、耳熟能详的老歌,它蕴藏着一种情感,浓缩着一种记忆,让人回味无穷。记得那是1973年初,我在部队第一次出差去紫阳,在山城机械厂加工异形螺帽返回的途中,经过新华书店看见一本《战地新歌》,翻开看看里面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歌曲,最让我惊讶的是,咱们《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这首歌也搜集书中,这可是我最早看到的版本,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带回连队后好多战友争相转抄。1974年部队转场到了安康,直到1977年我退伍回乡,我先后又将尔后又出的4集《战地新歌》全部补齐,一套五本保存至今。
在《战地新歌》中,像“阿佤人民唱新歌”“志在宝岛创新业”、“我为伟大祖国站岗”、“颂歌一曲唱韶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老房东查铺”“挑担茶叶到北京”、“八月桂花遍地开”、“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回延安”、“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等我喜爱的老歌至今听起来十分亲切,免不了在战友聚会、同学飚歌中时常唱起。
老歌见证历史。它是心灵的声音,它是感情的诉说,是非恩怨、成功失败都随岁月流逝,只有老歌它会余音绕梁,常伴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