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沟村削“山”记

  新华社记者 薛天 张军

  2月7日,正月十一,飞舞的雪花悄然飘落在秦岭腹地的陕西省旬阳县桐木镇石板沟村。村民方孝义一边感慨“瑞雪兆丰年”一边告诉记者:“这两年日子越过越轻松,都是因为压在身上的‘大山’被削掉了。”

  石板沟村建在半山腰,群山环抱。但“此山非彼山”,方孝义所说的“大山”,指的是曾经沉重的人情份子钱。本就不算富裕的村民,一年得随出去一两万元,而当过村干部、大事小事都得参加的方孝义,更是被各类份子钱压得喘不过气。2014年,方孝义就随出去4万多元,因为实在拿不出钱,他还向镇干部借了1万元。“但我还不算最夸张的,还有人贷款随礼,甚至把要交纳新合疗的参保钱都拿出来送礼,说是病可以缓几天治,礼钱不送太‘难看’。”

  让记者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石板沟村,曾经的份子钱名目竟然有十四五项。“红白喜事要办,娃娃满月、上大学要办,买了新车要办,33岁、36岁、48岁、60岁的生日都要大办,盖个房子还要办动土、封顶、乔迁三次……一年下来光我们村就要办100多场。”方孝义说,“后来一听到村里有人放鞭炮,我就害怕,觉得钱包又捂不住了。”

  不少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一年赚的钱一多半都投进了人情往来里,生活根本无力改善。村党支部书记刘琦说:“可办事收礼的事主也不好过啊!红包、烟酒、菜品的标准水涨船高,为了讲排场,有人结婚租豪车、请乐队,给帮忙的人发红包。几十桌宴席,每桌都是八凉八热四个汤,杂七杂八算下来得花五六万元,为此欠一屁股账的事主不在少数。”

  就这样,石板沟村深陷在“忙过事忙随份子钱”的怪圈里,每一个家庭都苦不堪言。一定要削“山”!石板沟村“两委”班子暗下决心。2015年初,村“两委”给每一户村民都下发了调查问卷,村民们一致选出“过事”和“随份子”,作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2015年9月起,石板沟村正式成立了红白喜事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村民自治合约,每一户村民都自愿在合约上签了字。只有“家人亡故、家庭成员结婚、新房建成乔迁”这3种事项,才能申请摆酒席。“直系亲属随礼礼金不得超过200元,朋客随礼礼金不能超过100元;过事设宴的各项开支必须控制在2万元之内……”这些要求被纳入石板沟村村民自治章程。

  “多年的人情往来突然停了,有的人份子钱送出去的多收回来的少,就不愿意执行。”石板沟村红白喜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刘西峰说,“这首先要党员干部带好头,给村民做出表率。”

  村支书刘琦以身作则。儿子结婚时,没有婚车、没搞婚庆,迎亲队伍全程步行1个多小时,办了场“绿色”婚礼。

  在表率力量的作用下,石板沟村的份子钱“大山”终于松动,而随着旬阳县为推进“移风易俗”一系列工作的逐步开展,石板沟村“削山工程”的成效也开始显现。

  从2015年9月至今,整个石板沟村只“过事”了32次,每一次怎么办、花多钱都清清楚楚地记录了下来。“与没改革前每年上百场相比,能给村里省下上百万元。”方孝义告诉记者,“这两年的人情往来再也没超过1万元,省下的钱都用来购置设备、扩大种植规模,钱现在才算是花在了‘刀刃上’。”

  群众的负担减轻了,致富路上才能跑得更有劲,2016年石板沟村又有9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在削除份子钱“大山”的同时,石板沟村民也在筹划,如何把周边真正的大山开发成创造效益的“金山银山”。

  “过年期间我们又开了场‘群英会’,让村里的能人群策群力、出谋划策,看看下一步村子里的经济怎么搞,怎么才能让大家尽快致富。村‘两委’决定,新一年发展双季油料种植,发展林下养殖,还可以搞旅游观光、农家乐,养蜂采蜜也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谈起石板沟村的未来,刘琦充满了期待。(新华社西安2月9日电)

 选择年月
<2017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12345
6789101112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石板沟村削“山”记⊙关于有奖征集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名称的公告⊙便民资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