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张思涵

本报记者 束庆江 摄
2月7日上午,我作为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的一位小记者在皖西宾馆采访了医卫界政协委员、知名口腔科专家高峰和舒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许令明。
面对来自基层卫生社区机构的负责人,在短暂的采访中,我就“如何做好社区基层医疗服务”直截了当地咨询高峰叔叔。高峰委员好像有充分的准备,有条不紊地回答:“要想做好社会医疗服务,必须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市域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分级诊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接着,他还怕我听不明白,比较详细地解释了一些专有名词呢!
高峰委员认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瓶颈。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有其自身行业的特点,从培养到使用的周期比较长,从而导致:一是部分卫生院难于排班;二是“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服务难以有骨干支撑;三是大量先进的医疗设备闲置,无人操作运用发挥作用;四是形成医生留不住、患者不愿来的恶性循环局面。
我紧接着他的话题,又以“如何解决紧张的医患关系”的问题进一步采访许令明委员。看上去非常精干的许令明叔叔先分析了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思考一些解决方法。他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第一,病例需求与实际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有一定的差距;第二,人们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缺乏;第三,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一定的诚信。而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政府加大对医疗硬件的投入。第二,大力普及医学知识。第三,构建互相信任的医患基础,强化医德教育。
(辅导记者 束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