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支撑绿色振兴

胡遵远委员:
让大别山精神放出新时代光芒
“‘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我个人认为,这十六个字全面精准,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传播。”市政协委员胡遵远在思考,下一步怎样发挥大别山精神的积极作用?如何挖掘其内在潜力?如何让其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他认为,在总结、提炼“大别山精神”表述语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诠释、阐述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含义,把大别山精神讲清楚、讲细致、讲具体;见证、说明大别山精神,搜集、整理相关反映、说明大别山精神的史料、故事,以及能够证明大别山精神表述语的依据,并且编撰成书、拍成影视;宣传、推介大别山精神,通过灵活机巧、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推介;弘扬、传承大别山精神,让其在脱贫攻坚、建设小康,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本报记者 流冰)
张玉柱委员:
增强传统文化生命力
  文艺最能反映一片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建设幸福六安,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今日六安,正处于绿色发展、跨越崛起的关键阶段,文学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将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靓丽的文化形象,不断增强六安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努力推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展示六安气度、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文艺精品。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六安的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幸福六安建设离不开优秀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发展的步伐也要跟上,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都应高度关注和支持文化建设。可以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传统技艺进课堂等方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文艺更好地弘扬老区精神、凝聚建设幸福六安力量。(本报记者 张世巧)
刘丽华委员:
让城市图书馆变成市民“大书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2017年,将“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确保市图书档案馆、科技文化馆投入运营”。这引起市政协委员刘丽华的关注。
在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曾担任过8年馆长的刘丽华,对图书管理和阅读习惯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切的体会。她认为,要将城市图书馆建成“市民的大书房”,不能让其仅成为“藏书房”。
“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迅猛普及的当下,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以及浅阅读、碎片式阅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值得警醒”。刘丽华认为,人才是竞争中的核心因素,城市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不读书,不学习,就无法进步,长此以往,国家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就会减弱。因此,当下,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我希望我们的城市图书馆打破传统图书分类方式,可以按照地方特色、群众需求爱好及读者人群等细化图书区域,比如:家庭教育、经典文学、红色文化、技能培训、乡土作家等等。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丰富阅读方式。可以借鉴先进图书馆经验,配套音响系统、便民服务等营造良好的图书环境,让群众在阅读中得到放松和提升。另外,目前我市各类学校都在建设书香校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亲子互动阅读推动书香家庭、书香机关建设。”    (本报记者 单姗)
 

 

 

 选择年月
<2017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12345
6789101112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中医药全产业链如何布局⊙走进病房访民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智力支撑绿色振兴⊙◆精准脱贫群策群力⊙◆区域合作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