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生代表:
推进地方教育发展
“市《政府工作报告》亮点纷呈,催人奋进。近年来,霍邱县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源外流情况得到遏制,群众对霍邱教育信心大幅提升。”2月7日,市人大代表杨明生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战线上的代表,他关注教育发展,这次还特地带来了议案。
杨明生认为,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改变了教育投入渠道,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建立了县级教师工资统一发放的保障机制,强化了“控辍保学”工作,巩固了“普九”成果。尽管“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运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策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难以支撑义务教育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低,且流失严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他建议,进一步强化农村义务段教育属地管理职责,切实推进地方教育发展,同时,以详实的规划和可行的方案,推进新一轮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工作。
(本报记者 宋金婷)
华洋委员:
强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要强化政府投入责任,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和监管力度,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一个比例”的落实到位,对挤占、挪用、截留教育经费和教育专项资金的行为,应依规严肃处理。
强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着力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制定标准化建设标准,使每所学校在发展中有章可循,使各校都能拥有大体均等的办学条件。
避开认识误区,形成长效机制。不能误将“均衡”绝对化,甚至削峰填谷,对优质学校釜底抽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让处于各层次的学校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高位平衡,形成与新一轮城乡规划相协调、结构完善、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优质高效校网布局。
不能误将“均衡”阶段化,看成短期行为。不能将“省检”、“国检”的通过看成任务的结束,而要作为义务教育新发展的起点。
齐永成委员:
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
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巨大压力。国家级验收通过率较低,硬件达标程度参差不齐,教师队伍建设城强乡弱,法定经费投入增长较缓等问题一定程度存在。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强化政府职责落实,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改善教育投资结构,合理配置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比例等。进一步改善条件,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信息化进程,重点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真正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配置,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教师。
杨青委员:
纾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
当前我市城区幼儿“入园难”的矛盾虽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逐步实施中得到缓解,但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新建住宅群不断增加,“入园难”问题也会随之再次出现。同时,“入园贵”的问题一直让幼儿家长们叫苦不迭。为解决这两大矛盾,政府要加大主导力度,引导社会参与,推行公民办并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民间资本举办更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当前公办幼儿园数量过少,不能在学前教育方面发挥引领主流任用;新建的住宅群或无幼儿园或数量太少,造成入园难;民办幼儿园收费较高,造成入园贵问题,给居民增加了过大的生活成本。建议政府要加大创办公立幼儿园,让公立幼儿园布局合理,数量占幼儿园总数达到50%以上。由于公办幼儿园是财政拨款,资金有保障,教师相对比较稳定,也都是经过专业培训,教学模式、方式也会比较统一,有能力从事幼儿教学研究,而民办幼儿园就没有以上优势了,因此,应让公办园担当起学前教育引领主流的作用,在数量上也应当占50%以上,且布局要合理,这样才能引领民办园向正确方向发展。
在新建大型住宅群处要适当创建公办园,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园,大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解决幼儿“入园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