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感受司法正义——裕安法院五年工作回顾

裕安法院2.jpg

  法院向结对帮扶村罗集乡陈墩村捐款10万元,以支持该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裕安法院3.jpg

  院长在宪法日带领新任职法官宣示

  5年来,裕安区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维护公平正义,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为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严惩犯罪 服务全区大局

  2012—2016年度,共受理各类案件30720件,受案数年均递增12%;审执结30037件,年均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收结案数分别比上个5年增长88.8%和87.6%。

  受理刑事案件1439件,审结1420件,判处罪犯1890人。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吴正宏等24人涉黑案的审判,有力提升了全市人民的安全感。认真审理“黄赌毒”、“两抢一盗”案件,推进平安裕安建设。依法惩治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大力惩治信用卡诈骗、贷款诈骗、集资诈骗、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等犯罪。制订《裕安区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暂行规定(试行)》,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寓教于审。

  注重保障民生,审结涉及医疗、住房、就业、消费、交通事故、相邻关系等民生类案件8275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审结赡养、抚养、婚姻家庭、继承等案件4598件,充分保障了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合法权益。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法审结金融、房地产、股权转让等商事纠纷案件947件,涉案标的额达3.87亿元。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和企业融资行为,审结民间借贷案件3324件。依法审慎处理破产案件,助力清理僵尸企业,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既注重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又依法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原则,积极化解“官民”纠纷,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165件,审结163件。加强与行政机关互动交流,通过组织培训、个案指导、专题交流等形式,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注重纠纷实质性解决,发挥协调功能,开展诉前协调、诉中化解。及时总结审判经验,提出意见建议,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助力法治裕安建设。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该院审理的“六安百安居房地产公司不服土地行政命令案”入选《安徽法院案例参考》。

  司法为民 服务人民零距离

  5年来,全院执行收案7199件,结案6999件,执结标的额达13.7亿元,维护胜诉当事人权利,2014、2015年度连续被评为全省“执行工作先进法院”。加强执行信息化建设,2015年6月启用执行指挥中心,实现与全国执行查控系统联网,累计利用该系统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136000余人次,冻结金额达6082万元,查控车辆660台次。加强执行威慑机制建设,与公安、检察机关联合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等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司法拘留83人,移交刑事立案4件,已判刑两人;连续多年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执结民生类案件2470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发挥信用惩戒制度功能作用,3353名“老赖”被录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通过各类媒体曝光“老赖”369人次,限制高消费2820人次,进一步压缩“老赖”生存空间。

  坚持“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发展到哪里,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完善网上诉讼服务,接听12368诉讼服务热线120余次,累计网上立案1915件。接受预约调解,设立“午间法庭”、“假日法庭”方便在外务工群众诉讼;主动“上门立案、上门调解、上门开庭”,满足行动不便当事人的司法需求。开通“涉军维权绿色通道”,设立“涉军维权合议庭”,方便军人军属依法维权。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深入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单位等,采用上法制课、开观摩庭等形式普法宣传年均10次,获评“六安市2011—2015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加大司法救济力度,共缓减免交诉讼费850余万元,实施司法救助110余万元,确保困难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启用远程接访提讯系统,实现与最高院互联互通,方便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完善“诉访分离”机制,认真落实院、庭长定期接访和信访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动态,落实化解责任,坚持依法纠错、严守法律底线、维护公平正义,妥善处理信访案件110件。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零距离服务人民群众。加大巡回审判力度,积极使用便携式科技法庭,深入工厂农村、田间地头开庭审理案件86件次,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以案说法,扩大法制宣传效果。新华社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背包法庭”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

  改革创新 促进司法公正

  进一步健全司法公开机制,不断完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落实上级法院部署的“双千、三百”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旁听庭审年均50次。启动庭审活动公开平台建设,选择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社会公众关注的典型案件进行庭审直播100余次。创新联系方式,在院机关和派出法庭设立代表委员联络站5个,主动联系,定期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和座谈,自觉接受监督。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量化每位人民陪审员参审的案件数量。积极适应全媒体环境,重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方式,与广大网友及时分享信息,增强司法工作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扩大司法公开的影响力。

  为保证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成立了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按照省委和上级法院统一部署,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司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不移地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年前完成了首批员额制法官遴选工作,46名法官入额。啃下这块“动自己利益”的硬骨头,对落实司法改革各项举措,逐步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模式,促进公正司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严管队伍 提升司法公信

  始终坚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严格对照“两学一做”要求,扎实开展学习教育,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三会一课”、专题讨论,组织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宣传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坚定干警理想信念,强化干警“四个意识”,“讲看齐、见行动”,切实增强干警在执法办案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合格党员、合格法官。持之以恒加强党建工作,结合“五查五看”,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规定,在岗位目标责任、后勤保障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机关效能显著提升。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定期组织干警走访慰问包保贫困户,帮助寻找脱贫办法,增强干警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落实“一岗双责”。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大纪律作风督查力度,建立廉政监察员制度,强化对重点岗位、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坚持纪律警示、诫勉谈话等举措,杜绝司法过程中行为不规范、语言不文明、作风不端正等问题的发生。坚持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定期带领干警学习廉政规章制度和警示教育案例,强化干警廉洁自律意识,牢筑思想防线,确保廉洁公正司法。

  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高度重视对法院干警的司法综合能力培养,加大经费投入,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5年来,举办了各类培训、讲座36次,并选送干警到西南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进修学习。开展“庭审亲历”“代表委员旁听庭审”,通过观摩庭、业务比拼等评比形式,着力提高法官驾驭庭审的能力和司法辅助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结合审判工作实际,组织、参加论文评审、优秀法律文书评比、精品案件评比、调解能手评选、司法警察岗位大练兵等活动,连续多年荣获“全市法院学术论文评审会组织工作先进奖”,35篇优秀论文、19个精品案件在省市法院获奖。5年来,该院获得了市级以上荣誉33个,有35个集体和93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今后5年,裕安区法院将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强化“四个意识”,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统领法院工作,落实司法改革各项举措,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进步,为裕安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司法保障。

  本栏文/图 张世军 杨淼 吴文兵

 选择年月
<2017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12345
6789101112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让群众感受司法正义——裕安法院五年工作回顾⊙青山绿水红土地 特色古镇毛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