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和互联网金融竞争激烈的现状,六安农商银行决定将电子银行业务作为转型升级经营方式、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董事会提出了“以电子银行业务为引领,全面推动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发展”的战略,为此,全行上下协同一致,多策并举,在充分整合行内现有资源基础上,依托科学技术为支撑,将电子银行业务为载体,做户数、做增量、做质量,全力助推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健全机制 拓展培训
在建立健全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保障机制方面,六安农商银行将原承担科技信息管理任务的电子银行部拆分为电子银行部、信息科技部两个部门,明确电子银行部为前台业务拓展部门,配备了专业对口、营销实战经验丰富员工,同时每个网点指派一名电子银行协管员,协调指导推动全行营销。结合“三好银行”创建,制订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实施细则,力争电子银行业务率先创建达标,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创建辅导,全年对27家支行现场开展现场辅导42个工作日。
根据电子银行产品类型的不同,六安农商银行还对全行员工分层次开办了多期手机银行培训班、社区e银行培训班、代扣电费培训班、网银培训班等电子银行业务培训和测试,培训覆盖率达100%;安排业务骨干到南京、合肥等地参加电子银行产品战略、营销拓展、风险防控等专业化培训6次;派员参加2016年安徽省网商大会,了解本地电商平台、互联网商家运营战略;聘请外部专业讲师授课,开展深耕五区训练营活动,培训老师带领培训员工走向街道、学校、社区等,讲授营销技巧,并进行现场教学,不断提高电子银行产品营销人员的现场应变能力和营销技巧。
改善环境 金融普惠
为改善电子银行业务软硬件环境,六安农商银行持续加大自助设备的布放力度,大幅度提升金融服务网络覆盖面。目前,全行拥有63个网点,自助银行24个。完善收单业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银行卡产品线。先后与国网电力公司六安分公司、城郊电力公司签订了电费“代收代扣”协议,广大市民和乡镇农户只要持有农商银行借记卡或活期存折,便可通过任何一个农商银行网点或手机银行完成缴纳电费业务。创新移动金融服务、不断丰富互联网支付手段。在全系统率先开发完成了“社区e银行综合服务平台”,集银行卡闪付、积分兑付、支付宝、微信、社区e银行扫码支付等前沿支付手段,打造从线上到线下深度融合的“社区e银行”全功能支付生态圈。
在践行普惠金融方面,六安农商银行在辖内乡镇建立了245处助农取款点,245户惠农金融服务室,确保服务辖区内村级全覆盖。组建“拎包银行”,定期不定期的上门为偏远乡村的老弱病残、特困人群等提供消费、转账、查询以及代收电费、代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各类涉农补贴资金、“新农保”等基础性金融服务。全年共组织318人次对107个行政村和49个工商业园区开展了156场服务,现场办理存取款等业务3865笔,其中现金业务173万元、非现金业务60万元,努力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步路”问题。
电子银行 增长迅速
近年来,六安农商银行冠名了“2016ITF国际男子网球金安公开赛”,举办了“六安农商银行成立两周年银企对接会”;制作了六安农商银行宣传画册;同时通过多媒体电视、LED显示屏以及本市重要网络平台等方式持续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扩大了影响力和知名度,让更多客户了解并掌握本行电子银行产品。以节日庆点为支点,先后策划了邀您共度女神节、e起游九十里山水画廊、茶谷亲水文化节共7场32天的大型路演营销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该行手机银行和社区e银行用户的粘黏度和忠诚度。
通过以上多策并举,该行电子银行业务取得快速发展。目前社区e银行累计签约商户2244户,比年初增1691户;累计交易额958.34万元,比年初增加727.82万元;手机银行累计签约15.9万户,比年初增8.34万户;银行卡累计发行113.45万张,卡余额18.51亿元,比年初增长3.66亿元。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有效牵引推动了主营业务的增长,截止2016年末,六安农商银行资产总额228.37亿元,比年初增加61.85亿元,增幅37.14%;其中:各项贷款102.34亿元,比年初增加13.84亿元,增幅15.63%;各项存款168.44亿元,比年初增加27.46亿元,增幅19.48%。 (黄绍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