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满意是急救的最高追求生命的安全是120的至上守护

12057六版.JPG

4498657六版.jpg

IMG_5448六版.JPG

陈45798六版.jpg

急救45498六版.jpg

  生命的安危也许就在瞬间。2016年悄然而过,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救援人”的2016依然有着无数次的惊心动魄,有着365天的不眠之夜,有着不能与家人共度良辰美景的愧疚之感……但是换来的是群众的认可,是我市急救事业的稳健发展,是欣慰、满足,甚至还有受到表扬时的小小的激动和幸福!

  2016年,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和“急救责任区划分”的原则,市120急救中心科学合理地开展常规急救调度工作。做到调度员24小时守候120调度台,3秒钟内摘机,60秒内受理调度;急救人员24小时待命,平均180秒出车出诊。截至12月底,市120调度平台共接听120呼入电话67703次,急救派车25651次,有效急救出车23652次,急救各类患者26170人次,平均每天急救患者72人次,与去年比较急救病人增长12%,无一起漏接、漏派、错派现象,未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短信回访呼救电话18511个,满意的18327人次,基本满意的245人次,不满意的184人次,呼救者对“120”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99%,120急救工作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群众的赞誉、满意度的提升,反映出中心大量的基础工作扎实有效。

  加强联动,提升院前急救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规范急救调度行为,提高院前急救服务水平,适应急救调度新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市编委、市财政局批准,中心增加4名编外员额和5名政府购买服务人员。2016年5月17日-7月20日,中心通过笔试、面试、政审、公示等程序,公开招聘9名工作人员。经体能训练、系统操作、地理位置、调度流程、调度原则、调度技能、急救技能、制度规范以及“120”见习调度为期近两个月的岗前培训,于10月11日正式上岗调度。

  增添急救培训设备,进一步做好院前急救培训工作。采购心肺复苏模拟人、气道管理、创伤急救等相关设备器械;更新120数字程控交换机、完成120调度系统全热备项目,确保120系统软硬件突发故障都能正常运行。该项目可以做到与现用120调度系统软件的完美结合、无缝衔接,通过对故障的自动判定、自动分析和自动切换方式,主动把服务切换到相应的备份主机上,从而让服务持续可用,业务不中断,增强了120调度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预案和流程,积极与市110应急联动,加强与周边城市120应急联动,圆满处置日常交通事故,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效实施紧急医疗救援。如:11月23日,合六叶高速重大交通事故,中心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预案和处置程序,迅速与市110以及合肥110、120联动,与高速公路收费站协调,疏通道路,联动救援,并同时向市卫计委汇报,先后派出8辆救护车,救治转运伤员47人,合肥120派出4辆救护车,救治转运伤员7人,整个救援过程紧张有序,现场所有伤员都得到合理处置,并送往医院救治,充分体现了我市医疗救援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比武练兵,提升专业人员急救技能

  积极组队训练,参加首届安徽省县级急救中心(站)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大赛。全省35个代表队105名队员经过两天5个项目的角逐,我市代表队金寨县人民医院和霍山县中医院分别取得第11名和第12名较好的成绩。金寨县人民医院陈东名列个人总分第9名,荣获个人三等奖。

  成功举办六安市第三届院前急救技能大赛。大赛历时两个月,分岗位练兵、基层选拔、赛前培训和市级大赛4个阶段进行,中心制订了《大赛赛务指南》,统一了项目、规则、标准和理论考试范围,最终角逐出团体一、二、三等奖和“五一劳动奖章”、“六安市技术能手”、“六安市巾帼建功标兵”、“六安市青年岗位能手”以及医疗急救状元、医疗急救能手、医疗急救标兵,并在2016年度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总结大会上接受表彰。通过急救技能大赛,促进了全市医疗机构岗位练兵,营造了讲学习、钻业务、练技术、比水平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规范了院前急救的医疗行为,提高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能力。

  传授技能,提升大众自救互救能力

  开展“急救知识进社会”。联合市红十字会,对金安区党校、裕安区卫计系统、小华山街道和开发区企业等工作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宣传“救在现场、救在身边”大众急救理念,讲解120急救电话拨打技巧、常见急危症以及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方法,传授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以及固定搬运等急救技能,有效地提高公众自救互救水平和应对突发灾害事件能力。全年共发放急救知识宣传资料近2000份,接受宣传培训约800人次,培训效果较好。

  启动“动漫急救进家庭”。7月27日,召开“动漫急救进家庭”活动启动会,在城区积极倡导“健康促和谐”的家庭建设理念,活动以手机为载体,以动漫为形式,传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溺水、火灾、车祸、电梯事故等70种危及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的正确应对方法,从而帮助群众掌握应急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减少伤害。

  加强“急救知识进校园”。依托与皖西日报社建立的“六安市小记者生命安全教育基地”,继续在全市小学生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传播安全应急知识,普及应急急救技能,增强师生应急救护意识,提高学校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培训采取现场参观、理论讲授、视频播放、现场示范、实际操作、模拟互动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掌握突发事件、意外伤害、常见急症以及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应急知识和急救技能。中心工作人员走进城区城北小学南校、梅山路、丰安及叶集当代等小学、4期夏令营集中举办应急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让急救理念扎根小小的心田。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实现健康教育服务全覆盖“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发布⊙你的疲劳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我省投入1.5亿元助力健康脱贫⊙春节期间高血压患者饮食、服药有讲究⊙群众的满意是急救的最高追求生命的安全是120的至上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