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浩
年关将近,学生们都迎来了假期生活。裕安区单王乡的何晶晶今年寒假格外高兴,除了认真完成学校老师安排的假期学习任务,她还忙里忙外帮着家里搞卫生、备年货。何晶晶是城南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就在半年之前,她还在为学校的花销发愁。
“我来自裕安区单王乡的一个农村家庭,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母亲就永远离开了我,是爷爷一手把我抚养成人。”何晶晶告诉记者,爷爷年纪大了,白发也越来越多,加上常年的体力劳动,身体也落了一身病。何晶晶的班主任知道后,立即给她申请了国家助学金,政府、学校也给像她这样的贫困生免除了850元的学费。
2016年,我市按照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全年资助1.8万名普通高中贫困生,发放资金3618.8万元。中职学生、学前教育也在资助之列,2016年我市共计资助9108名中职贫困生,发放资金1821.6万元,投入680万元配套资金资助学前教育,1.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受益。
“因为有了这些资助,我不用再为学费担忧,因此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也因有了这些资助,爷爷也不用紧衣缩食为我省下学费钱,生活也不像过去那样艰难。”何晶晶高兴地说道,爷爷脸上也没有往日的忧愁,脸上笑容变多了,每天都很开心。
记者从裕安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了解到,像何晶晶这样的困难学生家庭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学生资助工作就是希望帮助这类学生,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上。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覆盖学前至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助学金、助学贷款以及各项减免政策托起了困难学生的求学梦。高校困难学生也得益于助学贷款的帮助圆梦校园,2016年秋学期开学期间,我市共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6897笔,发放资金5356万元,这些面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不需要担保或抵押。
“贫困生助学资金或许不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但也足以让我的家庭得到改善,它使得我的学习有了保障,使我更加有奋发向上的动力与勇气,这笔费用够我购买各种教辅资料。”城南中学高三学生叶玲感慨道,看到父母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多了许多,她的心里也倍感欣慰,因为有多方的关心支持,她能和同龄人一样活泼开朗,并充满着自信,“我感觉我们贫困生,并没有被社会遗忘,相反,我们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爱,我希望这份温暖可以一直传递下去”。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市积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开通绿色通道,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失学。”市教育局电教科科长张恺在采访中表示,2016年全年,我市各级财政共投入7.5亿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正在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