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美
去年夏天,首部阐述父母行为规范的《父母规》出版。该书在格式及行文上借鉴《弟子规》《三字经》的风格,内容分“父母正、父母教、父母戒、好家风”四篇,3万余字,讲述了为人父母者所应注意的行为规范。
只要提到90后、00后的孩子,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给他们贴上不懂得礼貌、目中无人、自私自利等负面标签,并把责任归咎于学校和老师。
在我国的教育文化中,往往重视的是父母教育孩子、父母管教孩子,没有父母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这一课,导致广大父母自身缺乏教育知识,不知道怎样做父母,不懂得如何要求和约束自己。已故的证严法师曾感慨,现在孩子变成是非不明、无法无天,主要是家教出了问题,年轻的父母本人都没有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换句话说,现在最需要补课的不是在学堂里读书的孩子,而是整天要求孩子的广大家长,需要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父母规》,从表面上看,是为人父母应该注意的行为规范准则,但本质上讲是教家长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告诉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怎样更科学、更合理地教育孩子,如何依靠自己的行为准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换句话说,《父母规》是在给中国家长补上怎样做父母的课程,这对提高中国父母的家庭教育知识,纠正中国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都有帮助,特别是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规范上有积极意义。
当然,要从根本上让中国家长成为合格的父母,除了出版、学习《父母规》之外,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多组织家长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并让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反思家庭教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