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传承花鼓调

  本报记者 储勇 单姗 文/图

一版IMG_9907.JPG

  “前十强来前十强,旅游事业要加强,白莲崖水库闪金光,四望山上引凤凰,白马尖下更兴旺……”临近农历新年,稚嫩的童音和着铿锵的锣鼓声,一段极具地方特色又类似小调的唱腔在霍山县大化坪镇大化坪中心学校的礼堂响起。寒假前夕,大化坪中心学校六年级的20余名学生正在排练当地几近失传的花鼓灯表演以迎新年。

  顺着歌声,记者来到设在学校食堂的小礼堂,舞台上,20名孩子穿着各种服装认真地舞灯排练。舞台中央穿蓝色服装的男生是“主唱”,他摇着羽扇,在几名穿着红、紫、黄色服装,举着花鼓灯的孩子“伴舞”下,用地道方言和花鼓调生动地演唱。一旁还有几名男生敲锣打鼓伴奏,其中的一名胖胖的男孩是“鼓手”,他聚精会神扬起鼓槌打着鼓点,节奏鲜明。

  “孩子们排练的节目叫‘花鼓灯’,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音乐取材广泛、节奏多变,舞蹈动作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又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排练现场,大化坪中心学校校长徐绍明向记者介绍道,“快要过年了,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孩子们多排练,打算春节时候在镇联欢会上给大家展示,增添新年喜气,也让老百姓记住家乡的文化。”

  记者从徐绍明的口中得知,“花鼓灯”曾经是霍山县大化坪镇青枫岭村一带盛极一时的传统曲艺,逢年过节时,“花鼓灯”在走乡串村中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而在娱乐形式多元化的今天却日渐衰落,现在更是面临着失传的境地。徐绍明说,如今,多亏了当地青枫岭小学的校长黎明,是他让孩子们“触摸”并学习传承这项几近失传的传统曲艺。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安徽日报》1月19日一版—— 李锦斌在参加六安黄山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乡村艺术节 欢乐闹新春⊙金安区妇幼保健工作获国家级殊荣⊙叶集区举办迎春书画展⊙深山传承花鼓调⊙西河口至105国道畅通工程全线开通⊙我市开展百户“五好家庭”评选活动 ⊙金寨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通过评审 ⊙我市多家企业列入省级重点用水户监管名录 ⊙联合整治万达周边非机动车乱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