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聚焦民生 反映民意
紧紧抓住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民意,反映民愿,为提升群众幸福质感履职尽责。
让老区人民尽早过上小康生活。市政协专题协商“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围绕群众期盼,深入分析短板,结合市情提出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兜底能力、创新产业扶贫机制”等六个方面的资政建议,确保脱真贫、真脱贫,确保搬迁、教育、医疗、社保等各项扶贫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要求,努力助建皖西人民生活幸福高地。
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全更放心。抓住群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市政协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和收集各界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政协专题协商,重点从食品安全创建示范带动、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源头建设、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等八个方面提出协商建议,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让群众住得更方便、更舒适、更满意。市政协运用主席会议集体视察方式,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实地访察和多方座谈,综合提出建立住宅小区“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实施市级“城区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三年提升行动计划、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列入市级“民生工程”统筹、试行城市低收入困难群体物业服务费财政补贴制度等具体建议,推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实现群众安居乐业。
让城乡居民公交出行更加高效便捷。为实现城乡居民出行从单一的“走得了”向“走得安全、走得快捷、走得舒适、走得便宜”的优质出行转变,组织委员开展“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对口协商,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方案的实施,助力打通城乡惠民新路。
把握重点 提升能力
重视委员队伍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和界别纽带作用,推进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提高履行职能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以创建书香机关为载体,开办道德讲堂,举办励学讲坛。市政协机关获六安市第八届文明单位和双拥先进单位称号。出台《关于加强委员履职与服务管理的暂行办法》、《关于建立委员履职档案的暂行办法》,强化委员队伍管理和履职能力建设。借助全国政协、高等院校培训资源,基本实现委员培训全覆盖。改版市政协网站,建成“市政协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行委员在线履职管理流程一体化。提升提案质量,完善工作机制,增加协商频次,突出跟踪落实,提案工作合力增强。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以来,审查立案的318件提案全部办复。全年编报《六安政协信息》60期,被全国政协采用两期、省政协采用20期;编发《社情民意》45期,市领导批示32期,其中主要领导批示21期。市政协办公室蝉联全省政协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重视政协宣传工作,《人民政协报》、《安徽政协》、《江淮时报》全年刊发市政协新闻稿件74篇,征编《皋陶与六安》、《六安红军与长征》两部史料专辑。
2016年,市政协凝心聚力,开创发展,硕果累累。2017年,市政协再启新征程,必将继往开来有新为,创新履职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