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明
好听的歌百听不厌,爱跳的舞再跳不累。上世纪90年代初学跳交际舞,我就喜欢老歌伴舞,因为踩着欢快抒情的节拍,舞步轻盈,千姿百态,心随歌动,脚随曲移,是一种全身放松的享受。
许多老歌的节拍大都是1/4,2/4,3/4,4/4的,最适合跳三步、四步舞。六安有个企业退休职工吴老,在广场上放了近30年的音乐,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歌,舞友们也都是中、老年人,特别喜欢到他那跳舞,当然我也是那里的常客。每当他放起那些好听的老歌时,犹如一块磁铁紧紧的吸引着我,情不自禁的走进舞池,寻找默契的舞伴,蹁蹁起舞。
《洪湖水,浪打浪》让我晃起两步来,一进一退,一推一拉,“清早船儿去呀么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此时身体随音乐上下起伏,犹如摇橹划浆,辗转缠绵;《情深谊长》最适应跳中三,“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啊……红军是咱们的亲兄弟,长征不怕路途遥”中三动作如流水般顺畅、像云霞般光辉。潇洒自如、典雅大方。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类似于维也纳华尔兹舞,音乐骤起,我和舞伴快速旋转舞步中,和谐的融入反身,摆动,倾斜,升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冻,它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快速的左右旋转动作,交替绕着舞场飞舞,舞者裙摆飞扬,婀娜多姿。
水兵舞又叫吉特巴,这种舞与慢三,慢四又不一样,无论是从舞蹈的风格,还是对舞姿的要求,它与前面所说的交谊舞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跳起来欢快活泼,热情奔放,抒展大方,刚柔相济,体现出心身的旋律优美的风格。由于水兵舞男伴很重要,不少舞伴都知道我爱跳老歌的舞曲,都爱找我跳,每逢“十送红军”的音乐响起,我就成为香饽饽,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水兵舞我最爱跳,几乎没漏过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