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的文学关键词

  霍邱 张烈鹏

I五版MG_0399.JPG

  作为一名怀揣着文学梦的业余作家,在辞旧迎新之际,站在岁月的门槛上,脑海里浮现出2016年我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几个关键词。

  发表:这一年与往年没太大区别,就像这一年依然有鸟语花香、蜂飞蝶舞,依然有明月金风、硕果满枝……见诸报刊的作品一如往昔,没有风生水起波澜壮阔,却也不疾不徐不多不少。先是在南疆的《南飞燕》两次亮相,继而见刊北国的《辽宁诗界》、《白天鹅诗刊》等20余首诗作;随后,远在东方的《泰州新诗》,接着,是中西部的《世界汉诗》;与此同时,本土的文学期刊《淠河》、《蓼风》等先后刊载散文新作,《映山红》还以《张烈鹏散文选》为题,集中推出我的6篇散文,配发了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柳冬妩给我撰写的评论《构建在沿淮地带的文学王国》。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我第一次在《大别山诗刊》微信平台、《诗客》等新媒体公众号发表作品,牛刀小试,别有风味,对我这等年已半百的保守派,确有启蒙和探索的意义。

  出版:居然是常规出版,居然是花开并蒂。一本散文集《最好的风景》,是继2012年出版《梦中的家园·遥望》《梦中的家园·遥寄》之后用心打造的新书,收录散文新作近130篇,以著名作家、评论家徐岳的评论文章作为序言。这本书稿顺利入选北岳文艺出版社“乡土中国记忆”丛书,近期即可出版发行。另一本是诗歌集《诗意的成长》。这是我专门为孙子张紫栋写的书,也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爷爷为孙子写作的亲情诗歌集,累计120首诗歌,记录孙子成长的一颦一笑、点点滴滴。书稿几经周折,最终,少儿出版社决定常规出版。在诗歌集创作和寻求出版的过程中,《掌上六安》《大别山晨刊》等媒体的集中宣传,《安徽网》《六安市政府网》的新闻转载,特别是《搜狐网》连续三次报道,以及文朋诗友们用心用力的选载、评介、推荐,不仅让我感受到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而且提升了我的作品影响力,为我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圆梦平台。

  获奖:也许是因为琐事太多吧,这一年参赛较少。好在,发表于《安徽日报》“黄山”副刊头条的散文《通往母校的路》,在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评选中斩获三等奖;好在,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梦中的家园·遥望》,在第一届“浩然文学奖”征文活动中被评为入围作品,并被浩然文学艺术馆永久收藏。获奖的作品数量不多,级别、等次也不高,但不管怎么说,总体上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一种价值一种希望,蕴含着追梦圆梦所必需的创作动力。

  评论:金秋时节,受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委托,有幸承担了皖西学院特色教材《皖西籍现当代作家研究》的《绪论》撰稿任务。受命以来,本着“为作家立传,让文学扬名”的责任感、使命感,听着秋风秋雨构思,伴着星光月光苦读,阅览了一本又一本著作,整理了一沓又一沓笔记,回望了一浪又一浪思潮,评析了一位又一位作家,终于完成了洋洋洒洒两万字的文学评论——《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皖西现当代文学》,受到皖西学院老师们的盛赞。另一方面,成为评论对象。这一年,柳冬妩、张子雨、黄圣凤、胡世远、陈巨飞、王太贵等作家、评论家分别在《映山红》《皖西日报》《蓼风》《白天鹅诗刊》及其微信平台,发表评论文章,推介我的散文和诗歌作品,对我而言,这无疑是创作指导是友情帮助。

  正是因为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文学梦,2016年,读书写作、著书立说,便有了与时代接轨的内容和意义;也正是因为拥有一个美若图画的文学梦,2017年,面对崭新的岁月、沸腾的生活,笔走龙蛇,为时代壮歌,便成为一名作家的历史使命和精神担当,成为每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日子,成为新的一年追逐梦想过程中新的文学关键词。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2016,我的文学关键词⊙2017:做一个温暖的小人物 ⊙盘点⊙掼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