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同创 圆梦路上

  本报记者 杨秀玲

一2016年8月.jpg

一DJI_0010.jpg

一TKP_6584.JPG

  五城同创 幸福攀升 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本报记者 岳阳 袁洁 田凯平 摄

一YUE_6374.jpg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我市一家石斛企业开启智能化微喷系统,浇灌石斛,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节水高达50%以上。

  东方欲晓,一弯碧绿的淠水穿城而过,郁郁葱葱的草木轻挪霓裳,给魅力六安留下清晨的倩影,市民在晨曦中开始忙碌而快乐的一天。

  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保护好青山绿水就是最好的开发、最大的发展”的生态理念,以“五城同创”为抓手,以绿色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加快东部产业新城、中部旧城改造、西部生态新区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公用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和公共服务能力,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创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2016年以来,全市上下集中精力、花大力气投入到各项创建活动中来,创新实干成为我市新一轮创建的鲜明特色。在各类创建中,我市坚持高位推动,对照各类考核指标,坚持问题导向,补差补缺,加大整治力度,坚持疏堵结合,逐个排查、解决问题,将有效措施固化下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取得了喜人的创建成果。创建为谁而“创”,谁是创建主体?答案是你,是我,是这座城市的每一位市民,创建到哪儿,哪儿的群众便得实惠。

  2016年9月19日,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我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我市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11月22日至23日,由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组成的考核组对我市国家节水型城市进行检查考核,依据住建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及《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规定,我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的基本条件、基础管理和技术考核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专家组同意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省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的创建也为将来我们争创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万涓成流,终为大海。皋城,这个因“上古四圣”皋陶而得名的千年古老城邑,这个流光溢彩的韶华新城,一如万古长河盛世回春,一如蓄势潜龙冲天而起,一如绚丽朝阳喷薄而出。她带给六安人民的,不只是美景,更有那一幅幸福家园和越走越好的美景。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五城同创 圆梦路上⊙“家常味宣讲,我们爱听”⊙继续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毕小彬会见省援藏干部人才领队和代表⊙我市已争创“无传销社区(村)”694个⊙去年市发放“稳岗补贴”近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