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秀玲
挖掘机在独山镇西淠河沿岸清淤护堤,推土机在进行“扩塘挖深”项目,各项水利兴修现场机声隆隆……近年来,裕安区以政府主导、多渠道增加投入为保障,以创新农田水利管理机制为动力,以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标准质量为重点,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美化农村水生态环境,提升群众生产生活品位。
“西淠河综合整治项目独山段治理河道全长19公里,工程主要包括翻板坝建设、河道疏浚、涵堤建设、湿地栈道、亲水广场、码头广场及沿线绿化等。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工程在2017年4月竣工。”西淠河综合治理项目独山镇坝涵堤(河道工程)现场施工负责人郑涛告诉记者。据了解,裕安区西淠河治理工程是区委、区政府去年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之一,是淠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独山打造“两河一岸”景观,创造全国特色小城镇的重点工程。
“项目按照打造皖西地区的旅游接待基地这一目标打造,疏浚整治河道,加固美化堤防,构造山水景观,建成集防汛抗洪、生态景观、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景观带,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独山镇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沿线居民居住环境,打造生态新城。”独山镇副镇长张雁表示。
2016年,裕安区大力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以小水库、小泵站、小水闸、中小灌区、塘坝、河沟、机电井、末级渠系等“8小水利工程”为重点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除险加固小型水库27座,更新改造单站装机300千瓦以下小型泵站870千瓦,新建小(2)型水闸12座,加固小(2)型水闸7座,新建规模以下小水闸12座、加固5座,清淤扩挖塘坝1136口,河沟整治99条改造灌区末级渠系10万亩,合计计划投资11506.3万元。
同时,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继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创新试点任务,明确产权主体,落实管护使用主体,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保障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